原燃料大涨 瓷砖缘何不升反降?
今年陶瓷行业面对原材料、燃料大幅涨价和“错峰”用电等巨大压力,伴随着陶瓷行业发展的上游化工色釉料产品已经开始相应提价,下游房产价格也有小幅上扬的趋势。但是夹在中间联结上下游产业的陶瓷墙地砖卫浴产品却提不起价,北京、广州的建材市场、建材超市甚至对部分瓷砖产品大幅降价促销。其中广州百安居在3月12日开始引燃“降价风暴”,首批瓷砖降价品降幅达25%至60%,其后将推卫浴产品,时间长达1个半月;而广州本土超市“靓家居”也将大批量的促销瓷砖堆在门外的广场上降价吸引消费者,刮起了新一轮库存墙地砖产品的降价风暴。使不少供货的墙地砖、洁具企业雪上加霜,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什么上下游产业都有随行就市的升价空间,而墙地砖、洁具库存产品却不升价反而降价的巨大反差?这必须从产品结构找原因。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墙地砖、洁具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一方面同质化产品难以卖出好价钱严重压库;另一方面各地仍在大上陶瓷生产线,新增的生产能力大大地超过市场的容量进一步加剧了库存,以致“价格战”愈演愈烈,引发起一场场降价风暴令业内人士扼腕叹息。正如一位资深的陶瓷专家指出,即使现在全国各地陶瓷生产线停产半年,其库存量也足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开发特色产品的陶瓷强势企业却销势如虹。佛山市彩蝶陶瓷有限公司今年春节年初六上班以来,6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供不应求,其中小规格外墙砖每平方米卖出40多元的高价好评如潮;出口400×400(mm)低吸水率防污防滑耐磨仿古砖每平方米售价高达9美元前景广阔。由此可见,随着市场消费观念的成熟,人们对墙地砖耐用消费品追求标新立异的装饰效果,一些过时的“老面孔”瓷砖在资源、能源危机中即使维持原价甚至大幅降价也难以引起购卖欲望,这就是人们追求“时装化”精品宁买升价莫买跌价的消费心理。 其实瓷砖升不升价是由市场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作为经营者、销售商,决不会把热销价扬的瓷砖作出大幅降价的傻事。除了刻意造势哗众取宠的噱头外,一分价钱一分货是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买错没有卖错”的市场现象。 综观各行各业商品的升跌趋势与经济规律息息相关,陶瓷矿产原料的大幅提价是因为资源性矿产国家限制过滥开采,使国产化工原料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正常价格,如氧化钴系列、锆系列、镍系列等贵金属价格成倍翻番均与国际价格接轨有关。因此,作为矿产原料深加工的陶瓷色釉料相应涨价是理所当然的。同样,房地产价格随水泥、钢材等价格上涨也是顺理成章。至于瓷砖为什么涨不起价的问题有待于优化产品结构,有效地消化库存积压后,必然有个性化精品价格上涨的利润空间。 可以预见,上述陶瓷行业转型期的“阵痛”必将结束,在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步伐中,国内墙地砖、洁具生产企业将迎来高技术含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