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陶企能源危机的"囚徒困境"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8| 评论: 0

简介:  最近陶瓷行业一个热门的话题是,在能源危机的重压之下,陶瓷企业需不需要通过涨价来化解危机?虽然眼下不断有企业向外透露宜采用提价策略应对能源危机,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终端市场还是非常平静。甚至有网络 ...
  最近陶瓷行业一个热门的话题是,在能源危机的重压之下,陶瓷企业需不需要通过涨价来化解危机?虽然眼下不断有企业向外透露宜采用提价策略应对能源危机,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终端市场还是非常平静。甚至有网络媒体报道,沈阳瓷砖市场价格首次出现大幅度下跌,降幅达三成。面临同样的经营压力,为什么企业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期举事,为什么绝大多数老板都在观望?

  在笔者看来,当前建陶行业价格之所以没有向上波动,除了产能过剩和市场高价位消费观念尚未形成等原因之外,老板们当前面临的“囚徒困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微观经济学中有一种经典的“囚徒困境”的博弈类型———假设甲乙两人被怀疑为合谋犯罪的嫌疑犯而被警方抓住,但警方对他们犯罪的证据并不充分,他们每一个人都被单独囚禁,并单独审讯,即双方无法订立攻守同盟。警方向这两个嫌疑犯量刑的原则是: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警方由于证据不足,只能对每个人各判刑两年;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者从宽处理,判刑1年,不坦白者从严处理,判刑7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则每人各判刑2年。从每个嫌疑犯的角度来考虑,双方都选择坦白(合作),是上策。一方坦白,一方不坦白,对坦白方来讲是上策,对不坦白方来将是下策。如果两人都坦白,则是下下策。笔者认为,在“涨价还是不涨价”的博弈中,当前陶企老板们面临同样的“囚徒困境”:如果我涨价,别人也涨价,等于大家在新的平台上竞争,不见得鹿死谁手;如果我涨价,别人不涨价,则等于我“主动让出了一部分市场”。

  当然,出现“囚徒困境”,对嫌疑犯来说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他们犯的是同一件事,而对于企业来说,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大家旗鼓相当,如果大家实力相差悬殊,则强势一方战略选择的余地就大,特别是当几个强势企业联手之后,操终市场价格的可能性更大。今年的陶瓷行业会不会出现强势企业带头涨价现象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