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泥价格是恢复性上涨--建材价格振翅的蝴蝶
2月10日,记者在浙江西湖文化广场工地看到,混凝土底板浇筑工程被迫停工,原因是水泥用光了。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水泥价格大幅上涨,只有选择停工来减少损失。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这种现象在许多工地已屡见不鲜。 2月29日,记者来到北京丰台区一处小水泥销售点。只见码放着的几百袋水泥,包装上的品牌名称和生产地已不清晰。商家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这种袋装水泥的价格也 记者注意到,从2003年9月开始,全国水泥、木材、玻璃、油漆等建材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作为主要建材的水泥,2003年10 月出厂价首次出现当年度以来的上涨,深圳水泥市场价上涨了100~150 元/ 吨;2004年1月,浙江水泥市场价达到每吨400多元;2月份,北京市场上的水泥售价也达到每吨350元左右。 面对水泥等建材产品价格的上升,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有关人士以及水泥生产厂家异口同声地否认是涨价。中国水泥协会信息工作部的一位高级工程师3月16日告诉记者,前几年,由于水泥市场价过低,企业每生产一吨水泥只有 10~20元的利润。目前这种市场价格走势,应视为价格回升。 电力紧张制约产能波及价格 在采访中,很多厂家向记者强调,从目前我国水泥的生产能力看,供应并不存在缺口,但是生产企业面临电力、煤炭和运输等成本增加的压力。浙江省经贸委建材煤炭冶金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丛培江说,目前,浙江省水泥供求基本平衡。但由于水泥工业是高耗能行业,常常成为各地拉闸限电的主要对象。2003年受电力供应不足的影响,一些新建成的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迟迟不能投产,全省约有20%、高峰时期达 50%的水泥产能闲置。受电力供应不足的影响,浙江水泥的实际年产量只有7200万吨,由此产生了60 万吨的供应缺口。 商家则认为,产品价格回升虽然跟成本增加不无关系,但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似乎更大一些。 业内人士分析说,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新的增长周期,企业的投资信心在增强。这种宏观经济环境将促进水泥等建材产品需求的稳定增长。 今年价格将稳中略升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专家认为,2004年建材产品价格将稳中略升。这种判断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以及高速公路、地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会对建材产品,特别是水泥、玻璃的需求产生持续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各种抑制建材产品,尤其是水泥价格上升的因素也逐渐浮出水面。 水泥协会的专家分析说,2004年抑制水泥价格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连续的价格上升缩小了今后上升的空间;二是很多大型生产项目将从今年开始陆续投产,企业趋利性导致产能扩张,供给的增加将抑制价格上升;三是国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总体上判断,高质量、高标号品种价格会继续上升,而低标号、质量差的品种价格波动不会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