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价格仍居高不下
简介:国内建筑市场的规模开发、住宅销售市场的规模销售以及 家具 市场的规模出口,直接导致一段时间以来,原材料由于紧缺而价格上扬。业内人士预测,春节以后,随着新一年度建筑规模的扩大,建材的价格仍然会在高位徘徊。 ...
国内建筑市场的规模开发、住宅销售市场的规模销售以及家具市场的规模出口,直接导致一段时间以来,原材料由于紧缺而价格上扬。业内人士预测,春节以后,随着新一年度建筑规模的扩大,建材的价格仍然会在高位徘徊。 尽管2003年受到非典的不利影响,但建材行业全年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去年1-11月,建材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283.5亿元,同比增长25.1%,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4个百分点,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全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可望达到1428亿元,增长25.3%;销售收入4475亿元,增长25.7%;实现利润248亿元,增长80%;出口金额52亿美元,增长24.5%。这已是建材工业连续4年增长率稳定在两位数以上,业内许多专家认为建材业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 另外,有关统计数字显示,从去年9月份开始,水泥、木材、玻璃、油漆和砖头等材料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11月三狮牌水泥价格还只有17元一包,到年底初,就达到了26元。去年11月以前,5mm厚的玻璃每平方米价格是28元,年底则卖到了35元,混凝土每吨也上涨了50到60元不等。 房地产规模开发 支撑建材价格 2008年奥运会使近几年的建筑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状态。其中奥运会的场馆建设的总投资就将达20多亿美元。奥运工程已经于2003年底前陆续开工,2006年完成。开工面积将会呈现出陆续加大的趋势,建筑用材料的需求也将随之加大。 另外,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1-11月份的建筑工程中,累计到位的资金1910.4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4.6%。大大高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其中,2003年到位资金1602.5亿元,同比增长61.2%,此举表明房地产的发展后劲充足,并且房地产业界仍然是各种资金争相涌入的行业。统计局的同一组数据表明,2003年北京市的住宅的开发资金达到516.7亿元,同比增长4.4%;商品房的开复工面积815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3%。 资金到位率提高,开发面积不断扩大,势必对建材市场起到巨大的支撑。 住宅规模销售 支持建材价格 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数字表明,2003年1-11月份北京市的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达到了109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9.7%。其中住宅103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商品房销售额536.8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住宅销售470.3亿元,同比增长31.9%。 随着北京市市属单位住房补贴发放步伐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新居,由此产生的公有住房,进入二级市场,会满足城市中相当一部分人实现购房的愿望。另外外地人购买本地住房在政策上的放开,也将极大地拉升北京市的住宅销售市场的数量。 所有销售出去的商品房,无论是精装修还是毛坯房,无一例外的都要进行装饰装修,相关行业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市2003年度装饰装修行业的产值已经达到200亿元。 可以预言,随着房地产销售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装饰装修行业将成为建材市场的最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