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洁具定价虚高真假难辨
新春刚过,北京装修市场却早已红红火火。在北京的市场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国内国外几百种卫浴品牌。一般消费者对于卫浴洁具的鉴别本来就因缺乏专业知识而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在面对如此庞杂的产品品牌时,更感到无所适从,难以买到适心的商品。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几家主营卫浴用品的专卖店和大型建材市场。发现,在北京卫浴市场上,存在着几大现象:定价虚高?抬高底价打折;各家经营单位的产品标准不一,乱炒概念蒙骗消费者;制造假“身家”?伪装国外品牌骗取高价位,中外品牌质量不分伯仲,价格却十分悬殊。 定价虚高?打折盛行 2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东小口的祥和宏兴建材城,记者发现,这里摆放的大多是广东潮州、佛山、中山和浙江的一些厂家生产的浴具用品,也有部分上海和北京的品牌,一个品牌下面有高中低三个档次、十多个品种的坐便器、浴缸、洗手台和面盆。记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以普通中档虹吸式坐便器为例,标注的价格一般800元以上,最贵的达到2600元;170cm复合板缸体冲浪式浴缸标价在3500元以上,最低的也要2800元;玻璃台面洗脸盆标价在1800元左右,陶瓷台面的也要1680元。在一家号称专售“中国洁具行业十大品牌”产品的洁具店,其店主说了实话:“我们卖东西都不以标的价为准,一般都要在标价上打五折。如果买得多,还可以商量。”记者问道:“那何必把价格标这么高,不担心把顾客都吓跑了吗?”那位店主也感到无可奈何,“没办法呀,顾客总是要砍价的,你标实价,顾客买的时候就不能再便宜了,这样顾客就不乐意买你的东西。”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另外几家卫浴产品专卖店,在这些专卖店里记者发现标注的价格普遍偏高,稍加砍价,一般都可以还到八折,最低的可以还到四折多。记者把不同地区、不同品牌、相同款式的卫浴用品折后价钱进行了比较:以170×80×70cm的冲浪式浴缸为例?广东潮州某中德合资公司生产的,折后价在3200元左右;广东顺德某陶瓷洁具有限公司生产的,折后价在1720元左右;上海某卫浴有限公司生产的,折后价在1500左右。可见某些商品在定价时暗藏的“水分”有多大,商家在卖的时候极尽打折之能事?可是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消费者还是要付出更多的钱才能买到称心的商品?这实在不能不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一位业内人士提醒经销商,消费者也有清醒的认识,打折是圈套?应该明码实价.一些消费者对诸如各种形式的打折与返券、返还现金与折上折都日渐呈反感之趋势,因为这些行为,都是厂家与商家所设的圈套,一比较就会发现打折前后价格也差不多,甚至更贵。因此从根本上讲?打折只能让消费者离商家而去。 与此相对照的是?记者调查发现国外品牌的陶瓷产品很少打折。 标准不一,乱炒概念 记者在很多卫浴专卖店都发现,商家喜欢炒作概念来“唬”消费者。在某某洁具专卖店,店主告诉记者他这里卖的都是绿色环保无辐射的产品。而在另外一家销售浙江品牌卫浴的专卖店,店主也向记者保证她卖的绝对是高温无菌的产品,“现在卖的大多是高温陶,谁还卖低温陶呀!”至于什么是低温陶高温陶﹖它们二者有些什么区别?店主也不太清楚?在记者再三追问下,她告诉记者:“我告诉你,我们的产品烧制时温度都达到1800度了。温度在800多度的是低温陶,在1600度的是中温陶,只有达到我们这个温度才算高温陶。” 另外一家店主对记者说,“我们的产品在烧制时都达到2800度以上,温度低于这个的都不合格。”2800度?前面的厂家还说只要达到1800度就行了呢,到底烧制时达到多少度才算是高温陶呢?陶瓷上多少层釉料由谁说了算呢?陶瓷应该怎么鉴别呢?高温陶和低温陶在质地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应该怎么鉴定呢?是不是高温陶就没有辐射呢? 她还指出,辐射的问题,对卫生洁具来讲,目前的产品大多数在国家允许的范围之内.如果有超标的,也不在陶胎本身,而是某些厂家因为釉面白度不够,为了增白,增加了硅酸锆.这种材料与铀是伴生的,有辐射性.但因为产品的辐射性与其重量是成正比关系的,釉料不到卫浴产品总重量的十分之一,所以一般来说是不会超标的.因此卫浴产品的辐射性不在国家强制性指标之内。 质量认证五花八门 消费者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卫浴产品时,由于不具备全面的“专业质量知识”,贴在产品包装上的说明和标识往往就成了最有说服力的购买依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陶瓷制品的时候会向商家索取检测报告研究一番,如果商家递上的是诸如外文报告、假证明、假材料以及花钱购买的各种所谓荣誉称号等,消费者往往就傻了眼。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现象在卫浴市场上并不鲜见。一些贴在产品包装上的说明和标识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标注不规范、认证标志不全等问题,有的为了吹嘘自己特别“环保”大玩文字游戏,有的干脆公然贴上了假冒的国家质量认证标志。在一家浴具专卖店,店主为了让记者相信他卖的卫浴用品都是合格产品,指着一个台式洗手台上贴的绿色环保标签告诉记者,“看看这个,我们销售的陶瓷制品都是高温无菌的,有质量认证书呢。” 记者要求看看产品的质量认证书,那位店主犹豫了一下,还是翻出来给记者过目了:质量认证书镶在玻璃镜框里,盖着“某某基金会”的大红印章,是复印件。记者追问道:“怎么是复印件呀?”店主对此的解释是,一种产品不是有很多经销商吗,质检部门不可能分发那么多质量鉴定书,下面的经销商只好把原件复印几份了。记者看到,在很多卫浴销售点,商家都把质量认证书放在很醒目的位置,但认证颁发机构却五花八门,有“中国轻工业认证中心”,有“中国某某标志认证委员会”,有“保护消费者权益基金会”,有某某质量体系认证中心,不一而足;质量认证内容上,有的称谓是“卫生陶瓷”,有的称谓是“绿色环保产品”,有的是“高温无菌陶瓷”,“某某部科技开发中心指定卫生洁具”,还有的是“臭氧杀菌合格产品”;认证颁发机构级别上,有国家级,有省市级;证书有效期,有的有效期为三年,有的是五年,甚至有的是十年有效;在使用范围上,有的标注“产销和使用范围不受限制”等等。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很多经销商进的大部分是一级品,因为利益驱动,销售的时候却把有些一级品说成是优等品,而优等品的价格是一级品的两到三倍。经销商敢这么做,恰恰就因为陶瓷产品有它的特殊性.一般消费者仅从表面上看根本就看不出优等品和一级品的区别.只有依靠先进的检测仪器,运用严格规范的检测手段,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才能辨别出来。一般消费者在购买时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经销商就是利用消费者的这一劣势,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乘机牟取暴利。 记者要求看产品的相关的检测报告,而许多商家拿出的检测报告通篇是外文的。根据有关规定,所有在中国境内销售的产品,都必须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必须提供中文的检测报告。记者还发现,有的报告中只对一个样品进行了检测,有的对产品进行了批量检测,还有的对一批产品抽样检测……检验的项目包括:数量、样品尺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游离甲醛、重金属及可溶性铅、铬、汞等十多项。但有些品牌只有外观、日期等几个检测数据。 据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分两种,一是抽检?抽样检验?,二是送检?委托检验?。委托检验报告中都会注明“仅对来样负责”,而不是对销售到市场上的产品负责,如果是送样检验,不排除企业挑选最好的产品,甚至是从市场上购买其他厂家产品拿到国家质量检测站检测的可能。因此送检报告只对送检单品负责,抽检报告对抽检的一批产品负责。这样,厂家送检产品与出售产品的各种检测指标未必完全相符。市场上还存在个别不法企业,为了扩大销售,铤而走险直接伪造质量检测报告,或者标注“三A”标准等。专家提醒,当企业将某个检测报告当成宣扬产品形象的工具时,消费者面对提供此种检测报告的产品,应当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