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节后生铁行情谨慎看好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49| 评论: 0

简介:国际国内形势支持原料持续价高货紧运输状况暂难缓解集中采购需求放大即使在遭受非典疫情影响的情况下,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国际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全 ...
国际国内形势支持原料持续价高货紧运输状况暂难缓解集中采购需求放大即使在遭受非典疫情影响的情况下,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国际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全球钢材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增加。面对已经经历了大涨、快涨后的生铁市场,节后市场走势如何?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次生铁行情的怪异、凶悍走势,使长期以来形成的的价格分析模式失去了存在基矗这里笔者作一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原料供应、物资运输状况仍然极为紧张,且原料价格和运输费用也大幅上涨,对生铁市场维持高价格形成支撑;从统计指标来看,2003年全国钢、铁产量分别为22011万吨和20231万吨,同比增长21.15%和19.65%,至少单纯从统计数据上看,炼钢产能增长速度依然快于炼铁产能增加;可以预见的节后集中采购,必将形成短期需求量的急剧放大,可能会出现短时的、局部的的供求失衡现象,可能会出现区域性资源紧张状况;综合看来,节后生铁价格大致是总体仍可高看一线,但由于运输原因,区域性市场分化格局已然形成,可能会出现此消彼长,涨跌不同的情形。
1、铁矿石问题依然是钢铁企业心中的痛,也会是后续行业大清洗中的分水岭,获得低成本原料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铁矿石的“中国需求”现象,已令世界范围内许多分析预测专家大跌眼镜。由于供货商对市场需求、运输状况、港口接卸能力估计不足,以及其他环节的制约,以致于全球铁矿石供应出现了持续货紧价扬的局面。国际铁矿公司在2004年铁矿石谈判中大打中国牌,在去年涨价的基础上,一举再把铁矿石价格推高近20%。世界钢铁大发展,中国这边独好。可以说,正是中国钢铁消费的巨幅增长挽救了世界铁矿业。
2004年铁矿石谈判已有点眉目,可是,中国的事情一定要用中国式思维来衡量:2003年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10%,中国国内铁矿石实际价格上涨100%(甚至还多)。春节前,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与宝钢2004财年铁矿石价格谈判达成协议,其中巴西北部卡拉加斯粉矿的价格将达到32.76美分/干公吨度,同比上涨18.27%,南部系统烧结矿价格为32.27美分/干公吨度,上涨18.64%。
即便全部按32.76美分/干公吨度计算,即使运费在2003年的基础上,再涨50%, 66度以上干基巴西矿的中国港口价充其量应该也不足80美元/吨,可是,天知道2004年的矿石价格定位最终究竟是多少。这还得用“中国需求”来理解。现在,在矿石问题上,已经不仅仅是“二倒贩子”问题,甚至“五倒”、“六倒”都存在,而且,行业外资金业已渗透进来,就象看自行车的老太太开始买股票一样,现在,种种因素联合作用,导致整个钢铁行业风险堆积,未来发生行业清洗的可能性在加大,果真如是,则是钢铁行业的一场灾难。
大型(超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凭借自身地位与影响,获得低成本铁矿石资源(相对)应不成问题,一些钢厂拼命做大的目的之一,就是寄望籍规模优势,扩大国际影响,以便在未来的资源性原料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而一些没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小型炼铁企业,原有成本、经营灵活等优势消失殆尽,节约挖潜、修旧利废等传统做法,和获得廉价原料的能力相比,显得苍白无力:原料成本效益,甚至已经盖过了内部管理问题,届时,为了生存,将不得不采劝人弃我缺的策略,在低品位铁矿石(粉)中寻求生存空间。由于不能获得低成本原料,中小型炼铁企业在以后的行业竞争中可能将会非常吃力,倍感艰辛,甚至可以说,有些先天不足、管理不善、无资源可靠来源的中小钢、铁厂肯定会在未来的残酷竞争中被清理出局。
当然,一些中小型炼铁企业也可以考虑利用国内高品质(有害成份含量低)、高品位(65度以上)的铁精粉,以图在价格相对较高的球铁领域一显身手,以便获得生存的机会。&nb 国际国内形势支持原料持续价高货紧运输状况暂难缓解集中采购需求放大即使在遭受非典疫情影响的情况下,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国际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全球钢材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增加。面对已经经历了大涨、快涨后的生铁市场,节后市场走势如何?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次生铁行情的怪异、凶悍走势,使长期以来形成的的价格分析模式失去了存在基矗这里笔者作一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原料供应、物资运输状况仍然极为紧张,且原料价格和运输费用也大幅上涨,对生铁市场维持高价格形成支撑;从统计指标来看,2003年全国钢、铁产量分别为22011万吨和20231万吨,同比增长21.15%和19.65%,至少单纯从统计数据上看,炼钢产能增长速度依然快于炼铁产能增加;可以预见的节后集中采购,必将形成短期需求量的急剧放大,可能会出现短时的、局部的的供求失衡现象,可能会出现区域性资源紧张状况;综合看来,节后生铁价格大致是总体仍可高看一线,但由于运输原因,区域性市场分化格局已然形成,可能会出现此消彼长,涨跌不同的情形。
1、铁矿石问题依然是钢铁企业心中的痛,也会是后续行业大清洗中的分水岭,获得低成本原料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铁矿石的“中国需求”现象,已令世界范围内许多分析预测专家大跌眼镜。由于供货商对市场需求、运输状况、港口接卸能力估计不足,以及其他环节的制约,以致于全球铁矿石供应出现了持续货紧价扬的局面。国际铁矿公司在2004年铁矿石谈判中大打中国牌,在去年涨价的基础上,一举再把铁矿石价格推高近20%。世界钢铁大发展,中国这边独好。可以说,正是中国钢铁消费的巨幅增长挽救了世界铁矿业。
2004年铁矿石谈判已有点眉目,可是,中国的事情一定要用中国式思维来衡量:2003年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10%,中国国内铁矿石实际价格上涨100%(甚至还多)。春节前,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与宝钢2004财年铁矿石价格谈判达成协议,其中巴西北部卡拉加斯粉矿的价格将达到32.76美分/干公吨度,同比上涨18.27%,南部系统烧结矿价格为32.27美分/干公吨度,上涨18.64%。
即便全部按32.76美分/干公吨度计算,即使运费在2003年的基础上,再涨50%, 66度以上干基巴西矿的中国港口价充其量应该也不足80美元/吨,可是,天知道2004年的矿石价格定位最终究竟是多少。这还得用“中国需求”来理解。现在,在矿石问题上,已经不仅仅是“二倒贩子”问题,甚至“五倒”、“六倒”都存在,而且,行业外资金业已渗透进来,就象看自行车的老太太开始买股票一样,现在,种种因素联合作用,导致整个钢铁行业风险堆积,未来发生行业清洗的可能性在加大,果真如是,则是钢铁行业的一场灾难。
大型(超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凭借自身地位与影响,获得低成本铁矿石资源(相对)应不成问题,一些钢厂拼命做大的目的之一,就是寄望籍规模优势,扩大国际影响,以便在未来的资源性原料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而一些没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小型炼铁企业,原有成本、经营灵活等优势消失殆尽,节约挖潜、修旧利废等传统做法,和获得廉价原料的能力相比,显得苍白无力:原料成本效益,甚至已经盖过了内部管理问题,届时,为了生存,将不得不采劝人弃我缺的策略,在低品位铁矿石(粉)中寻求生存空间。由于不能获得低成本原料,中小型炼铁企业在以后的行业竞争中可能将会非常吃力,倍感艰辛,甚至可以说,有些先天不足、管理不善、无资源可靠来源的中小钢、铁厂肯定会在未来的残酷竞争中被清理出局。
当然,一些中小型炼铁企业也可以考虑利用国内高品质(有害成份含量低)、高品位(65度以上)的铁精粉,以图在价格相对较高的球铁领域一显身手,以便获得生存的机会。
2、运输“瓶颈”问题有可能继续成为影响春节后生铁行情走势的最大变数之一,甚至可以说,运输问题会穿插在整个2004年。
2003年底开始,铁路运输紧张、公路查超载、超限,运输问题使生铁行情走势发生分化,虽然国家已经提出解决运输问题的办法,包括铁路提速等,但急切间难以完全奏效,整个2004年,研判行情都将离不开运输问题。运输不畅问题制约着生铁资源的正常市场流动,各企业传统市场的资源合理流动受阻,销售半径缩小,基本上扼杀了生铁的长距离省际流动,(特别是流向南方各路局的生铁物流大大受阻)市场分布将不得不进行调整,传统销售区域被迫进行重新洗牌,区域市场供求失衡将会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在“春运”结束之前将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引发节后生铁价格走势呈现区域性市场格局。各生铁生产厂家由于自身运输情况、能力不一,面对变化,应变速度不同,春节后,生铁行情的齐涨共落的局面可能会发生变化,某地生铁涨价、另一地却降价将会变得不足为怪。运输状况稍好的地区,仍可以谨慎看好后市,一俟运输状况好转,准确把握商机。
3、经过春节期间的大量消耗,钢厂生铁库存发生变化,部分库存较孝需求增大的钢厂,生铁采购任务迫在眉睫。
钢材价格面临冲关,除部分品种外,多数钢材节后应该还有一涨。受暖冬和需求影响,近两年来,钢材市场淡季不淡,反季销售出现新情况。以建筑钢材为例(建材在2002年的消费量占全国当年钢材消费量的约53.7%,其在钢材总量中的权重较大),市场价格在淡季却连创近年新高,线、螺价格前期已徘徊在4000元/吨的门前。由于时机不对,时至冬日,指望一蹴而就冲关成功,实在有点奢望,涨得快,容易跌得疾。“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节后建筑施工和工厂技术改造工作的全面展开,钢材消费量短期内将急剧放大,绝对不排除春节后市场会继续风风火火,钢材市场价格仍有望创造新高(线、螺冲击4000元/吨并站在其上,是非常有可能的);春节过后,冷板形势更是大好,开盘即大涨。钢材市场形势大好,钢铁生产快马加鞭。作为炼钢的重要原料之一,经过春节长假的大量消耗,生铁采购变得迫切起来,特别是一些2004年钢产量目标更高、需求增大的钢厂,生铁采购更是迫不及待。
2004年,我国经济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势头,专家预计GDP增长率有望保持在9%左右(甚至达到10%以上),国内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为钢材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也为生铁行情走好增添了砝码。研判行情,需要理论支持,有的时候还需要一点感觉:需要研判者用心来揣摩、玩位与体会。总体印象,节后一段时间内,生铁行情仍可谨慎看好。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