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盲目扩大向中国出口钢材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世界钢铁生产的发展,使钢铁出口比重大且从中受益良多的日本钢铁联合企业普遍认为“中国钢材的供应不足缺口将继续扩大”的观点占主流地位,但鉴于中国自身的钢铁生产能力在强劲需求的带动下发展很快,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出口市场景气将长期保持的乐观论有一定的盲目性。 中国的钢铁生产情况究竟怎样?据日本钢铁业者观察:最近中国各地都在大上钢铁项目,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一空;钢铁业投资十分活跃,资金筹措十分方便,又在形成全国大办钢铁的高潮,只是设备规模偏小,如日本的高炉大多在3000m3以上,而中国则小于1000m3的高炉约占80%等等,令他十分惊叹。 世界钢产量在中国的带动下已连续多个月高于上年同期呈持续增长。据世界钢铁协会近日预测,中国钢材的需求量将从2002年的2.1亿t快速扩大到2007年的顶峰的3.75亿t。日本钢铁企业同样认为至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中国的钢材需求将达到上述水平。关于中国的钢材生产能力,据日本有关研究单位的预测,到2010年升至2.5~3亿t水平,从而使日本各大钢均认为“中国自给不足给出口余力和技术力兼备的日本钢铁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但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于10月份公布的2010年的钢生产计划数字相当高,日方对此表示怀疑,并强调“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仍跟不上需求”,对日扩大出口仍持乐观态度。 分析人士认为,首先是铁矿石和焦煤供应不足。如JFE钢铁的副总经理佐藤修认为“原料制约使增产的速度受限”。即除海外生产能力外,发送和接卸原料的大港口吞吐能力改造也需要一定时间。其次,新日铁的副总经理宫本盛规认为:小容积高炉生产效率低,生产高级钢的设备投资不足”限制了高级钢供应,中国的产品大多为供建材用的大路货;对此新日铁常务经理入山幸甚至断言“实际上中国能生产汽车板的只有宝钢”。总之都认为由于技术上和日本的差距较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高级钢材产品的需求自然随之加大。但是钢铁分析人士则认为“较大的供不应求缺口,不一定会持续十年”。日本经产省的官员强调“铁矿石制约问题会随发展计划的进展而逐步得到解决。” 在中国的钢铁市场中5大国有钢铁企业的所占市场份额不足30%,中国政府为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又采取了重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的方针,这几年已初见成效,今后这些非国有企业的钢铁企业加速发展,有可能使供不应求的缺口逐步缩小。在日本股市,近日钢铁板块好不容易回升,各钢铁公司对此应正确理解并设法巩固,特别是要正确分析形势而防止盲目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