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磁灶建陶业: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简介:磁灶建陶业:不求企业规模大但求产品有特色 目前,晋江基本形成了以磁灶镇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的晋北陶瓷产业集群。而建陶业更是直接支撑了磁灶经济,全镇陶瓷年产值高达45亿元。 然而,据许镇长称,磁 ...
磁灶建陶业:不求企业规模大但求产品有特色 目前,晋江基本形成了以磁灶镇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的晋北陶瓷产业集群。而建陶业更是直接支撑了磁灶经济,全镇陶瓷年产值高达45亿元。 然而,据许镇长称,磁灶陶瓷企业这一两年来存在着难题:企业主投资较盲目,重复建设较多,产品供大于求。其中,最主要还是产品的销路,究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产品结构不合理,无法受到顾客青睐,从而造成这一尴尬现象。 那么,如何去适应这种变化呢?许镇长说,陶瓷企业必须对自身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几年来,通过对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进行多方式的资产盘活,磁灶镇共盘活了40多条生产线,资产高达10个亿。这就是企业自救的现实途径之一。 而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镇政府还对企业提出建议:不求最大求最好。比如说某家企业拥有4至5条的辊道窑,企业老板可以对外人津津乐道自己工厂规模之大,但私底下却有苦衷。苦在哪里?一是苦在投入生产成本高,银行融资风险过大;二是规模大了,功能全工序多,管理就要面面俱到,老板们感到力不从心;三是需要扩展更大的市场销售网络,不然的话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往何方?因此,许镇长认为,企业规模在初期不一定要做得最大,而应该在相应的规模下办出特色,信誉经营。企业老板凭着自己的经营头脑,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然后再慢慢做大企业。 欲办“一厂一特色” 记者昨日在几个当地知名陶瓷企业走了一圈。企业老板们纷纷拿出了自己款式多样的新产品,有的企业甚至开始生产起被公认为难度较高的1米砖。老板们认为,要在市场亮相,只有拿出创新、质量佳的东西才不会“走投无路”。于是,产品结构的调整,被企业老板们认为是“生死存活”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