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内建筑用钢材价格走势的预测
简介:2004年我国钢材的走势至少在市场需求上有良好的前景,预计建筑用钢材价格走势应是以稳为主、分极振荡的态势,价格运行的总体水平低于今年。 一、建筑用钢材的2003年价格走势特点。 200 ...
2004年我国钢材的走势至少在市场需求上有良好的前景,预计建筑用钢材价格走势应是以稳为主、分极振荡的态势,价格运行的总体水平低于今年。 一、建筑用钢材的2003年价格走势特点。 2003年的建筑用钢材的价格走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3年1-3月。在这个区间,平均价格累计涨幅达到了330元/吨,比上年同期累计涨幅95元/吨,高235元/吨。其中今年3月份比上年同期平均价格涨幅达620元/吨,同比增长29%。这一阶段价格的迅猛增长势头,远远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也正是因为远远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使钢厂和流通商对价格的心理预期提前达到了顶点,直接的表现就是基于往年的经验教训,在价格的操作上格外小心翼翼。 在这一区间,今年2月比1月平均价格增长130元/吨,涨幅5.5%;3月份比2月份平均价格增长200元/吨,涨幅7.9%,涨幅比2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是今年的4-6月,当时钢厂和流通商基于往年价格起伏的经验,谨慎的操作原则,使这一区间的价格走势相当平缓,钢厂资源被大量的预定,市场成交繁荣。尽管在4月底由于心理预期的原因,价格走势略有波折,但很快在6月份重新积聚了上涨势头。只是由于钢厂资源普遍被预定,导致市场出现价格空涨的局面,库存资源普遍不足。 在这个区间,平均价格累计涨幅只有20元/吨左右,比上年同期累计涨幅120元/吨,低100元/吨。但由于第一阶段积累的价格高度,使6月份平均价格水平仍比上年同期价格涨幅达490元/吨,同比增长22%。增幅虽较1季度放缓,但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市场并没有因为价格的相对平稳而实现供需关系的稳定,相反的情况是社会库存进一步的降低,市场上建筑用钢材的价格再度上扬已是势所难免。 值得一提的还有“非典”因素的影响。“非典”期间对餐饮、旅游的打击没有伤害到钢材市场的运行姿态,而且因为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反而巩固了钢材价格的增长势头。 第三阶段是今年的7-8月份。在这个区间,平均价格累计涨幅达到了500元/吨,比上年同期的累计涨幅30元/吨,高470元/吨。其中今年8月份比上年同期平均价格涨幅达1000元/吨,同比增长45%。这一阶段的平均价格水平达到了今年的最高水平,同样是远远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在这一阶段,前一段时间还稳步增长的焦炭和生铁等原燃料价格的增长也开始发力,价格水平再创新高,其中焦炭价格达到了1100元/吨,炼钢生铁价格达到了2000元/吨。钢厂首次在钢材价格飚升的欣喜中感到一丝凉意,因为炼钢成本不知不觉中也已经上涨了200元/吨,不仅抵消了部分涨价收益,原燃料价格的上涨还逐渐成为钢材价格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然而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一旦钢材价格回落,原燃料市场价格如果没有同步回落的话,钢厂的利润空间将会被进一步的挤压。 另一个令人关心的是国内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也给钢厂、尤其是主流大钢厂造成压力。一方面廉价钢材大量涌入市场,而脆弱的供求关系并没有因为前两个阶段的价格增长而变得更加坚强,相反,市场的繁荣更多的可以理解为生产的繁荣,三季度国内钢材增产总量中将近50%是建筑用钢材的增长。供求关系自8月底开始逐渐紧张起来。另一方面,部分流通商由于进货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在社会库存稳步增长的情况,开始抛售钢材。乃至进入9月份,建筑用钢材价格终于应声而落。 在这一期间,7月份比6月份平均价格水平增长230元/吨,涨幅为7.8%;8月份比7月份平均价格水平增长270元/吨,涨幅达9.2%。8月份平均价格涨幅比7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 第四个阶段为今年的9-12月份,这一阶段的价格走势明显呈现出振荡态势。9月份开始了今年以来的建筑用钢材价格首次真正意义上的价格下跌,钢厂和流通商纷纷夺路而逃,陆续出台价格下调政策,下调后价格不断被刷新。钢厂出厂价格下跌幅度达到了200元/吨,而市场上最大的下跌幅度甚至达到300元/吨左右。 承接9月份价格下滑态势的巨大惯性,10月份市场上的建筑用钢材价格进一步下滑,但势头被逐渐抑制,10月份比9月份价格下跌只有20-50元/吨。当然需求的因素普遍被认为是价格稳定的主要因素,但主要钢厂价格政策的稳健为这次价格的止跌趋稳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11月份价格克隆了去年的价格走势,继续在10月份的价格在基础上稳步运行。但11月底,建筑用钢材市场风云再起,钢材市场价格在重新积聚能量后再度上扬,至 2004年我国钢材的走势至少在市场需求上有良好的前景,预计建筑用钢材价格走势应是以稳为主、分极振荡的态势,价格运行的总体水平低于今年。 一、建筑用钢材的2003年价格走势特点。 2003年的建筑用钢材的价格走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3年1-3月。在这个区间,平均价格累计涨幅达到了330元/吨,比上年同期累计涨幅95元/吨,高235元/吨。其中今年3月份比上年同期平均价格涨幅达620元/吨,同比增长29%。这一阶段价格的迅猛增长势头,远远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也正是因为远远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使钢厂和流通商对价格的心理预期提前达到了顶点,直接的表现就是基于往年的经验教训,在价格的操作上格外小心翼翼。 在这一区间,今年2月比1月平均价格增长130元/吨,涨幅5.5%;3月份比2月份平均价格增长200元/吨,涨幅7.9%,涨幅比2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是今年的4-6月,当时钢厂和流通商基于往年价格起伏的经验,谨慎的操作原则,使这一区间的价格走势相当平缓,钢厂资源被大量的预定,市场成交繁荣。尽管在4月底由于心理预期的原因,价格走势略有波折,但很快在6月份重新积聚了上涨势头。只是由于钢厂资源普遍被预定,导致市场出现价格空涨的局面,库存资源普遍不足。 在这个区间,平均价格累计涨幅只有20元/吨左右,比上年同期累计涨幅120元/吨,低100元/吨。但由于第一阶段积累的价格高度,使6月份平均价格水平仍比上年同期价格涨幅达490元/吨,同比增长22%。增幅虽较1季度放缓,但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市场并没有因为价格的相对平稳而实现供需关系的稳定,相反的情况是社会库存进一步的降低,市场上建筑用钢材的价格再度上扬已是势所难免。 值得一提的还有“非典”因素的影响。“非典”期间对餐饮、旅游的打击没有伤害到钢材市场的运行姿态,而且因为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反而巩固了钢材价格的增长势头。 第三阶段是今年的7-8月份。在这个区间,平均价格累计涨幅达到了500元/吨,比上年同期的累计涨幅30元/吨,高470元/吨。其中今年8月份比上年同期平均价格涨幅达1000元/吨,同比增长45%。这一阶段的平均价格水平达到了今年的最高水平,同样是远远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在这一阶段,前一段时间还稳步增长的焦炭和生铁等原燃料价格的增长也开始发力,价格水平再创新高,其中焦炭价格达到了1100元/吨,炼钢生铁价格达到了2000元/吨。钢厂首次在钢材价格飚升的欣喜中感到一丝凉意,因为炼钢成本不知不觉中也已经上涨了200元/吨,不仅抵消了部分涨价收益,原燃料价格的上涨还逐渐成为钢材价格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然而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一旦钢材价格回落,原燃料市场价格如果没有同步回落的话,钢厂的利润空间将会被进一步的挤压。 另一个令人关心的是国内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也给钢厂、尤其是主流大钢厂造成压力。一方面廉价钢材大量涌入市场,而脆弱的供求关系并没有因为前两个阶段的价格增长而变得更加坚强,相反,市场的繁荣更多的可以理解为生产的繁荣,三季度国内钢材增产总量中将近50%是建筑用钢材的增长。供求关系自8月底开始逐渐紧张起来。另一方面,部分流通商由于进货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在社会库存稳步增长的情况,开始抛售钢材。乃至进入9月份,建筑用钢材价格终于应声而落。 在这一期间,7月份比6月份平均价格水平增长230元/吨,涨幅为7.8%;8月份比7月份平均价格水平增长270元/吨,涨幅达9.2%。8月份平均价格涨幅比7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 第四个阶段为今年的9-12月份,这一阶段的价格走势明显呈现出振荡态势。9月份开始了今年以来的建筑用钢材价格首次真正意义上的价格下跌,钢厂和流通商纷纷夺路而逃,陆续出台价格下调政策,下调后价格不断被刷新。钢厂出厂价格下跌幅度达到了200元/吨,而市场上最大的下跌幅度甚至达到300元/吨左右。 承接9月份价格下滑态势的巨大惯性,10月份市场上的建筑用钢材价格进一步下滑,但势头被逐渐抑制,10月份比9月份价格下跌只有20-50元/吨。当然需求的因素普遍被认为是价格稳定的主要因素,但主要钢厂价格政策的稳健为这次价格的止跌趋稳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11月份价格克隆了去年的价格走势,继续在10月份的价格在基础上稳步运行。但11月底,建筑用钢材市场风云再起,钢材市场价格在重新积聚能量后再度上扬,至12月初价格上调了150元/吨。至此,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今年9-12月份的钢材价格走势与去年的价格走势基本相同,稍有不同2002年价格走势稍显平缓。 原燃料市场价格经过持续的上涨,已经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炼钢生铁价格达到了2400元/吨,冶金焦到厂价格达到了1200元/吨,铁矿石、废钢以及铁合金等炉料价格也相继达到了近年来历史最高价格水平。 总体上看,2003年的建筑用钢材价格走势的四个阶段中前三个区间,价格走势一直是呈上升态势的,与2002年1-9月份价格走势相比,价格水平的上升势头更加明显,价格涨幅也更大。9-12月份价格虽振荡调整,但总体上保持了钢材价格的稳定,为2004年的价格平稳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2004年的建筑用钢材价格走势的预测。 今年价格走势不断走高的原因,大家都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国内经济形势的强劲增长为钢铁市场的良性运行创造了条件。可以说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一直表现良好,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了内需,推动了经济的增加;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增长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内经济学家纷纷预测2004年的中国经济形势,普遍结论是将继续保持不低于8%的增长速度,但钢铁企业还是对明年的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关注。 首先,中国经济基本上还是一种投资型的经济,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格局更加明显,经济增长来自于投资的贡献率达到64%,显示出了突出的投资拉动作用。而2004年的投资增速有可能会减慢,由于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区投资对整个投资增长的重要影响,使得人们有理由认为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的房地产和开发区投资增速明显下降的趋势会延续到明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也都在事实对地产业的投资起了减速的作用。而地产类投资对建筑用钢材消费的影响能力是巨大的。 其次,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新出口退税政策,而对钢铁企业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产品的成本升高,就意味着可能会使钢铁企业被迫减少出口。其他行业也将面临同样的压力。 最后,虽然今年下半年全国消费总水平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仍明显低于投资增长。而且事实上钢铁业新增产能的30%是被自身的扩张建设中消耗了,但这种扩张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受能源、交通等因素的制约,2004年钢铁行业的自身扩张速度会有所减慢。 此外,目前原燃料及交通等问题出现紧张局面,会延续到2004年,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将持续缩水。此外钢铁企业产品结构以及产能分布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国内局部建筑用钢材的供求关系有紧张的可能。 当然但也有利好因素值得关注。首先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会不断加强。其次北京奥运工程和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再加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项目的展开,以及钢铁行业自身扩张对钢材的需求,2004年钢材的走势至少在市场需求上有良好的前景,因此我们预计2004年建筑用钢材价格走势应是以稳为主、分极振荡的态势,价格运行的总体水平低于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