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我国木材市场运行良好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66| 评论: 0

简介: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木材市场已经完全步入了供求良性循环的状态,即有求必供,供紧需旺,销顺价升,进口走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木材市场多年来卖方市场当道,买方市场显软的局面已被打破,木材市场总体向好,进口木材 ...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木材市场已经完全步入了供求良性循环的状态,即有求必供,供紧需旺,销顺价升,进口走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木材市场多年来卖方市场当道,买方市场显软的局面已被打破,木材市场总体向好,进口木材撑起“半壁江山”,国内资源快步跟上的大势已然形成气候。

今年头三个季度我国木材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形势好于去年。尤其是东北国有林区,通过连续几年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历练,已基本度过了经济危困和资源危困的时期。木材销售顺畅,价格水平平均走高,其中以水曲柳、柞、榆、椴、桦等阔叶木材销量更好,尤其是大径优质的楸木、色木价位居高不下,平均每立方米同比涨幅在150元上下。国产针叶木材由于近几年受到俄罗斯“北洋材”大举南下的影响,销售一度遇滞。但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下半年,总体价格水平又开始回升。优质的传统东北产红、白、落叶松材重又受到一些销区欢迎,加工后的白松、落叶松、樟子松的厚板销路更好。由于林区木材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就连一向销路不畅的中小次材也都有了销路。

南方林木产区在实施“天保”工程后,属于长江、黄河上游的四川省以及川、甘交界处的林区已停止了采伐,而滇、黔两省也大幅压减了采伐指标,粤、桂、赣、湘、浙等省份也实施了限额采伐。加之,今年以来南方林区长时间受到雨水过多、汛情不断,甚至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影响,木材生产及运输都受到了很大影响。由于资源紧缺需求增加,木材价格行情逐步高扬。特别像广东这样的用材大省,对周边如闽、桂、湘等省份求材若渴,推动这些地区木材市场走旺。进入三季度以后,南方林区天气转好,林木下山货源增多,销区采购人员纷至沓来,市场十分活跃,马尾松原木最为畅销,价格同比每立方米平均上涨50至100元不等,由于加工业的火旺,杉木中小径材的销势也顺畅起来。至于阔业硬、杂木由于装修热的强势需求,价格更是坚挺不下。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传统木材产区以外的中原地带,苏北地区以及西北等地,人工林杨木加工市场十分红火,价格行情也看涨,其主因是冀、鲁、苏、豫以及河西走廊地带杨木加工、胶合板生产加速对杨木资源需求强烈。

从进口木材市场来看,今年前三个季度发展形势令人鼓舞。海关统计显示,1至9月份,我国进口原木1943.64万立方米,进口锯材为413.03万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了5.58%和3.78%;胶合板进口为61.66万立方米,出口为149.41万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为32.35%和16.04%。木制家具出口为19.23亿美元,进口为3778.49万美元,分别同比增幅为29.59%和73.54%。

我国锯材在进口增升的情况下,出口也获得15.28%的增幅(去年前三季度出口30.33万立方米,今年同期出口34.96万立方米),说明我国已不在是木材单纯进口国,而是将原木加工后增值再出口。木材加工成为了木材市场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胶合板进、出口量双增,一方面说明我国民族胶合板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胶合板出口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家具及装修业发展迅猛,需求量巨大。我国家具在今年同样呈现出进出两旺的势头,这表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家具消费方面已显示出高质量、多样化的追求,与此同时,我国的家具生产也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获得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欢迎,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具出口大国。

今年以来,我国无论在国内木材市场,还是木材及制品进出口贸易市场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业内人士指出,在此基础上,今年年底及至2004年的木材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形成良性循环,并将完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