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实际消费钢材约3.1亿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吴溪淳日前在广州召开的“2003年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上指出,至少在本世纪头十年,中国的钢材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2010年中国实际消费钢材在3.1亿吨左右。 吴溪淳表示,中国钢材市场需求的增长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从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到2002年达到1.8亿吨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和居民消费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与钢铁工业关系最直接。1996-200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钢产量增长80%,进口钢材增长53%,出口钢材增长29%,净进口增长26%,钢材的表观消费量(扣除重复计算后)增长102%。从另一方面看,这6年间,我国GDP增长了57.2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70%,第三产业绝对值增长了69%,均超过GDP的增幅。这说明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二、三产业的较高增长。 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010年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即从1万亿美元增加到2万亿美元。至少这十年内,中国钢材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工业化离不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这些又必将带动钢材需求的增长。今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学者根据中国国情,参考国际经验,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得出了2010年中国钢材需求的初步预测结果,即不包括目前有重复统计的部分,约3.1亿吨左右。这个预测还要根据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动情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 吴溪淳指出,维护中国钢铁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对中国、亚洲和世界钢铁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国内钢铁企业必须重视研究市场,研究需求结构,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希望贸易伙伴从维护中国和世界钢材时常健康有序发展的角度出发,控制好对中国的出口节奏。第三,在贸易规则上,按WTO规则办事,以不给对方产业造成损害为度。 “2003年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承办。从今年起,该会议将每两年定期召开,旨在推动企业加强对国内外钢材市场需求和贸易变化趋势的了解和研究,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共同维护中国和世界钢材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