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中国钢铁原料现状和发展战略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87| 评论: 0

简介:在“2003年第三届钢铁原料国际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物资流通工作委员会主任、包钢董事长林东鲁发表书面讲话,就中国钢铁原料现状和发展战略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要完成向钢铁强国转变的目标,应该开 ...
在“2003年第三届钢铁原料国际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物资流通工作委员会主任、包钢董事长林东鲁发表书面讲话,就中国钢铁原料现状和发展战略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要完成向钢铁强国转变的目标,应该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钢铁生产所需原料资源不足,要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钢铁工业的发展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清洁化生产、资源的再生与能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能、节水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高效的钢铁新材料。二是大力推广现代物流技术,搞好钢铁原料的加工配送,降低钢铁生产成本、钢铁原料采购成本和原料消耗,这是我国钢铁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钢铁的现代化物流人处于起步阶段,原料的采购大多数还是传统模式,加工配送、第三方物流刚刚开始,钢铁行业的物流成本仍在高价位运行,集约尚有很大空间。我国钢铁行业要加强钢铁物流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原料的联合采购,要建立原料的长期稳定、多元化的合理有序的供应链,以保证我国钢铁行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三是我国钢铁工业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由于我国矿山资源条件所限,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搞好国内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同时,要加大国外资源的利用,特别是铁矿石、锰矿、废钢等大宗原料。我们要建立低成本的海外原料基地,与国外原料供应商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展长期、稳定、安全的贸易关系。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尽管我国钢铁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整体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我国钢铁生产所需原料的资源仍然不足,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铁矿石、焦煤和废钢资源是不足的。近十多年来,由于国内铁矿产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钢铁生产的需要,使我国铁矿石进口量逐年增加。2000年我国进口铁矿已超过7000万吨,2001年进口铁矿石9230万吨,2002年达1.1亿吨,今年进口量预计超过1.4亿吨。按我国生铁产量计算,2002年我国生铁产量中有42.1%是用进口铁矿石生产的,今年预计将达到50%以上,今后还将逐年增加。

我国铁矿的特点是原矿品位低,产地集中,主要集中辽宁、内蒙古、河北和四川等地。按目前开采规模,大约可供开采40年左右,而且产量不能满足我国钢铁高速增长的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每年都要进口相当数量的铁矿石,以补充国内铁矿生产的不足。目前,我加每年都要进口相当数量的铁矿石,以补充国内铁矿生产的不足。目前,我国进口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国。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需要生产铁2.1亿吨,国内矿仅可支撑生产铁9260万吨,其余所产生铁需要靠进口铁矿完成,约需进口铁矿石1.82亿吨。到2010年,我国的钢铁产量还要进一步增加,那时我国对进口铁矿的需求量还要有更大的增长。

再如虽然我国煤炭储量很多,但煤种分布不均,钢铁生产所需的主焦煤和肥煤主要在山西省境内,受开采条件和运输能力的限制,这两煤种的生产能力不足,国内焦煤的产量已不能满足我国焦炭生产的需要,这两年已开始增加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焦煤。到2005年,我国钢铁生产需要焦炭约1.1亿-1.2亿吨。

我国的废钢资源不足,是受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时间短、社会钢铁积蓄量小、社会废钢回收慢和钢铁企业连铸比的提高后钢铁企业自产废钢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多年来,我国一直从国外进口废钢,特别是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增加,对进口废钢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2002年,我国废钢进口近1000万吨,2003年预计要超过2002年。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