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板业开始重新“洗牌”
简介: 今年8月,全国人造板行业捷报频传:8月5日,年产中(高)密度 纤维板 82万立方米的全国人造板行业领跑者--浙江丽人集团与德国迪芬巴赫公司合资3.8亿元在丽水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条2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 ...
今年8月,全国人造板行业捷报频传:8月5日,年产中(高)密度纤维板82万立方米的全国人造板行业领跑者--浙江丽人集团与德国迪芬巴赫公司合资3.8亿元在丽水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条2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8月28日,中国包装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的优秀企业、国家高新企业--江苏大亚集团公司进军中国人造板业,总投资 5.5亿元,建成又一条20万方立方米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引进生产线,并力争在3至5年内投资50亿元,将大亚木业建成一个拥有2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300万立方米人造板制造中心,5000万平方米强化地板、800万平方米实木复合地板和价值2亿美元出口家具的世界级森工企业集团。业内人士认为,引进先进生产线的涌入,标志着--2003年8月,我国两条2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引进生产线先后在浙江省丽水市和江苏省丹阳市竣工投产。这两条生产线先后由浙江丽人集团、江苏大亚集团投资引进,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工艺和设备,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它的投产标志着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人造板业开始重新“洗牌”。 笔者先后在浙江丽水、江苏丹阳的现场看到,整条生产线全长约一公里,备料、热磨、施胶、铺装、热压、砂光等生产过程一气呵成。据专家预计,该生产线的竣工投产,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行业产品结构、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形成苏浙皖闽地区植树与木材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同时,该项目在建设速度上也创造了新的行业记录。浙江丽人集团只花了10个月时间就将德国迪芬巴赫公司生产的连续压机生产线安装竣工投产;大亚集团仅用了14个月就使第一张板成功下线,15个月实现竣工投产。中德合资企业丽水欧科人造板有限公司和江苏大亚木业丹阳生产线一举打破18~24个月常规建设期限,改写了同类项目的行业记录。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说,中密度纤维板属于技术密集型木业产品,生产线的规模对于投入产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全球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平均生产规模大约为10万立方米,而我国现有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平均规模仅为3.4万立方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在规模方面处于非常明显的劣势,由此造成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原材料浪费严重,产品质量低下。此外,产品结构不合理也一直是制约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我国,耗用大径级木材的胶合板产量占人造板总产量的一半,而以次、小薪材,枝桠材,小径木等为原料的中密度纤维板总产量不到人造板总产量的半数。同时,我国人造板生产企业技术水平较低,品种单一、质量不高,无法满足高标准用途的需要。比如,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人造板产品约半数用于建筑业,而我国目前中密度和刨花板产品80%用于家具制造业。因此,中国人造板业将面临着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的挑战,中国人造业的重新“洗牌”势在必行。 浙江丽人集团董事长徐梦璋说,我们引进德国迪芬巴赫公司生产的20万立方米连续压机中(高)密度板生产线,采用的是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主要利用“次、小、薪”材生产超薄型中、高密度纤维板,采用连续压机生产大幅面产品,产品质量高、板面平整度好、砂光余量小、产品规格多、市场适应性好。该生产线的投产将大大改善我国高档中(高)密度人造板及高档复合装饰材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 浙江丽人集团和江苏大亚集团的2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建成投产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在这条生产线的背后,带动的是一条农工商协同发展的产业链,“以林养林”的经营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华东地区林业与木材综合利用走上良性循环。 据浙江丽人集团董事长徐梦璋介绍,浙江丽人集团将调整企业结构布局,将分布在四省一市及菲律宾的11家公司从年产82万立方米中的40万立方米的国产生产线逐渐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年内还将在上海建成国内惟一的利用城市木质垃圾为原料的10万立方米进口环保生产线。同时,在东北、东南亚、俄罗斯建立原料基地,在华东地区投资3亿元建立速丰林基地。丽人集团将以市场为主导,继续统领中国人造板业,向国际人造板市场的挑战。 江苏大亚集团执行总裁陈建华说,为保证丹阳20万立方米生产线的原材料供应,大亚已投资2.5亿元,立足镇江、丹阳地区,面向苏北等地建立意杨速丰林基地,采用聘请农林业专家上门指导、预付树苗和防育费的方法,调动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孙建说,随着我国工程、住宅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木材需求矛盾将呈为加居趋势。我们预测到2010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木材的供需缺口将达到3500万立方米左右。浙江丽人、江苏大亚“农工商”协同发展的模式,为解决目前我国林业“保护与需求的矛盾”走出了一条新路。这两家企业集团的人造板项目的相继投产,将有助于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据了解,在今后的2年内除浙江丽人、江苏大亚外,还将有国内人造板企业引进的多条世界级特大规模人造板生产线竣工投产。与此相配套,他们已开始在江苏、安徽、江西、广东、山东、湖北、湖南等地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在当地农村设立了资源保障中心,为农户提供树苗、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当地三农问题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与当地农户的营林合同中,浙江丽人集团和江苏大亚集团提供了为签约农户预付树苗和防育费、设立了收购保护价等众多优惠条款,以保障其利益,大量基地周边农民有望因此而实现致富。 江苏大亚集团董事长陈兴康欣喜地告诉笔者,大亚集团是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大亚科技的控股股东。该集团从2002年开始投巨资大力发展林木产业,计划用3至5年时间,投资50多亿元,将大亚木业建成一个拥有2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300万立方米人造板制造中心,5000万平方米强化地板、800万平方米实木复合地板和价值2亿美元出口家具的产销能力,拥有国际著名品牌、全球营销网络和高科技研发中心,集营林、加工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森工企业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