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量惊人 国际原材料供应吃紧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收入的不断增长,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改变正无形中左右着国际商品市场。作为原材料进口大国,中国旺盛的需求正推动国际商品价格上涨。 《华尔街日报》报道,受访分析师指出,中国在原材料方面的胃口大得惊人。由于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对国际原材料供应链造成沉重压力。多种自然资源和金属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例如在过去一年半里,用来提炼铝和镍的氧化铝的价格增长了一倍。 中国汽车和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国际金属贸易的增长。除了铁矿石,中国对铜的需求也非常旺盛。仅今年前8个月,中国的碎铜进口就增长了40%。在空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碎铜。 中国许多工厂大量进口原材料,目的是加工成品并销往海外。由于国内纺织企业预计海外配额可能被取消,中国的棉花进口量今年前9个月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六倍。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木制家具生产国的同时,中国也取代日本,成为西伯利亚木材的最大买家,消费了该地区80%的木材出口。 另外,家庭收入的提高也是对原料需求大增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与用电量的增加,导致中国9月份原油进口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60%,而今年迄今为止原油进口也增长了30%。中国9月份的原油进口量高达980万吨,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月原油进口量。预计中国今年的原油进口量将达到8000万吨,而去年的进口量为7000万吨。 中国对黄金、钻石和铂的需求,也大为增加,中国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钻石消费大国。塑料产品和包装的普及也推动了中国对聚乙烯的进口。今年1月份,上海进口了15万吨聚乙烯,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 报道说,美国农产品出口商每年向中国出口的棉花、大豆和苹果都数量庞大。短短两年内,中国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第四大速冻马铃薯消费市场。 进口增长速度 今年超过出口 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官员预计中国明年将进口3万吨牛肉,而10年内的牛肉进口量将超过35万吨。加拿大牛肉出口协会主席汉尼(Ted Haney)说,中国将成为牛肉出口商的“头号增长引擎”。 中国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的承诺下调进口关税,降低了进口产品的市面价格,这也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今年中国的进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出口。 不过,中国需求的急剧增长使一些分析师担心,一旦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将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不少人士担心,国际供应商将自身业务过多地维系在中国市场上风险很大,因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银行信贷很可能枯竭。一旦贷款大幅减少,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将陷入停滞状态,对原材料的采购也会急剧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