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绿色认证:呼唤权威,拒绝昂贵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47| 评论: 0

简介: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2002年度国家免检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名单,155家企业的产品被授予免于质量监督检查资格。与此同时,“圣罗兰”雪花白 玻化砖 等22种室内装饰装修商品在北京市第2季度 瓷砖 石材质量检测中未能过 ...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2002年度国家免检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名单,155家企业的产品被授予免于质量监督检查资格。与此同时,“圣罗兰”雪花白玻化砖等22种室内装饰装修商品在北京市第2季度瓷砖石材质量检测中未能过关被强制退出北京市常企业名誉得失之间,绿色建材产品消费已再度成为建材市场的热点。
与同类产品相比,绿色产品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的特点,在国内外已经成了消费者、商家选择产品的标准,有了环境标志,消费者就能知道哪些产品有益于健康,方便购买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降低污染。可是本周笔者对顾客和佛山多家知名企业关于绿色认证的市场调查表明,自国家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发布后,国内各种各样的单位纷纷上马,各种认证机构的泛滥也使绿色产品证书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企业也经常挂出一些由毫不相干的机构颁发的所谓“绿色环保标志”,混淆消费者的视觉,企业和消费者呼唤市场确立权威的绿色认证。
在调查中,有75%的企业表示已经有一项以上的产品获得各类绿色认证,价格从5000元到四、五十万元不等。他们认为绿色认证,尤其是权威的国际认证有利于产品的出口外销和提高产品在消费者眼中的形象。但是消费者表示对各种产品的不同绿色认证表示困惑,但会凭感觉、企业和传媒的介绍选择辐射性少、对人体无毒害的产品。
根据北京市工商局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于2003年第2季度对石材、瓷砖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表明,一些瓷砖生产企业为了片面追求装饰效果,在瓷砖的原材料中加入一些放射性较高的物质,导致产品的放射性剂量水平严重超标,绿色环保要求严重不达标,因此对一大批产品进行强制性禁止销售,这不能不说是对行业敲起的一个警钟。
行内人士认为,我国建材市场目前缺乏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准和公认的权威认证机构。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绿色产品认证形式相对我国来说,不仅起步较早,发展也比较完善。佛山有两家陶瓷企业就花了两年时间和几十万才通过ISO14001。高昂的价格和漫长的时间抬高了陶瓷企业通过国际绿色认证的门槛,所以目前大部分企业对此总认为高不可攀。他们表示愿意接受价格适中的国际绿色权威认证,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美国的AGPC(美国绿色产品委员会),德国蓝天使等已经成为流行的辨别绿色环保产品的身份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迎合绿色消费的大市常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