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打造北京门窗幕墙五金建材产业基地 提高北京建材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45| 评论: 0

简介:今天,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五金委员会、北京建筑五金门窗行业协会“打造北京门窗幕墙产业基地暨行业发展名家高峰论坛”在顺义区开幕了。作为地处顺义区的企业,我代表嘉寓公司的全体员工,向远道而来的协会领导、专家、 ...
今天,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五金委员会、北京建筑五金门窗行业协会“打造北京门窗幕墙产业基地暨行业发展名家高峰论坛”在顺义区开幕了。作为地处顺义区的企业,我代表嘉寓公司的全体员工,向远道而来的协会领导、专家、各位老总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感谢顺义区委、区政府对我们这次会议的召开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今天,我们协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总欢聚一堂,共商行业发展大计、设计未来建设蓝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我希望今后不仅要坚持下去,而且还要在会议组织机制、会议内容上有所创新。在这里,我们可以谋划发展大计、交流发展经验、寻找合作伙伴、研讨行业发展趋势、交换信息。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打造北京门幕墙五金建材产业基地,提高北京建材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期望能抛砖引玉、共同研讨,得到诸位同行的批评和指导,为我们的共同发展制定长远战略。
2002年年会上,各位协会领导、与会专家的讲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深深感到我们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入世”、“奥运”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商机。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首都的建筑五金门窗行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我国建筑五金门窗行业的排头兵。
协会为推动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扶优、扶大、扶强”的名牌发展战略。我认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经过与协会领导的多次商讨,并与有关企业家互相沟通,建议在顺义区建立北京门幕墙五金建材产品基地。基地将囊括型材、玻璃、五金件等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供应商,也包括生产加工企业、安装维修企业等。在这个产业基地,企业之间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强强联合,打造出系列名牌产品,从而增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一、基地的选址
基地拟设在顺义区李遂镇工业开发区。为什么选址顺义呢?顺义区地处北京东北郊区,紧邻北京国际商业中心(CBD)所在的朝阳区,随着大都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住宅郊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顺义无论从交通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来看,是少数几个符合条件的郊区之一。这不仅使我们更加靠近市场,更重要地是,为我们引进人才创造了方便条件。其次,顺义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完备,适合工业发展。顺义已经形成了水、电、热气、交通、通讯配套的多功能新型城市,沿机场周边建起的两个市级工业开发区、三个区级工业开发区,已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知名大公司的投资,顺义已成为中国20家最佳投资区之一。第三,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顺义区负责承办两个“奥运”项目,对基地的建设必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建立产业基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入世”以后,国际上有实力的建筑公司纷纷地涌入中国,对我国同行业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就我国门行业的现状来讲,企业普通规模较小、人才匮乏、产品档次低、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较差、竞争实力薄弱。能够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外国公司,一般都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特别是他们拥有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市场开拓方面,他们的经验也比我们丰富。因此,这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生死存亡的挑战,我们必须正确应对,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我们的企业。
现在,离“奥运”还有五年时间,但是我们能够利用的时间顶多只有四年,这四年时间,将决定着我们建筑行业的命运,因为“奥运”之后,北京建筑市场将会出现一段回落。但是,奥运之前的时间对北京的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壮大自身,为我们向北京之外的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进军做好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准备。中央制定的“走出去”战略同样适应我们门幕墙和五金建材行业的企业。外国企业能进来,我们也能走出去!但要走出去就要练好内功,我们就是要在与外国企业、与国内其它地区的兄弟企业竞争中,练好我们的内功,壮大我们的实力。建立顺义门窗幕墙五金建材产业基地,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举措之一。
三、建立产业基地的目标和作用
提出建设基地的思路,是借鉴了国际上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在美国、日本、欧洲以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相同行业的企业,一般会在一两个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集中到某一地区共同发展,形成闻名世界的产业带,如美国的硅谷、底特律的汽车城是众所周知的典型案例;在日本的千叶有5座乙烯厂,年生产能力240万吨;韩国有32%的炼油能力和46%的乙烯能力集中在蔚山。这些产业带体现了现代工业所要求的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等内在发展规律,有效地实现了竞争有序、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人力共享的共同发展的局面,降低了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实力,为他们的产品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协会发起的在顺义建立门幕墙五金建材产业基地的倡议,目的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入住产业基地的企业能迅速与国际接轨,把握奥运商机,超常规发展壮大起来,形成群体名牌企业、名牌产品。
当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宏伟的目标不等于眼前的现实。要实现远大的战略目标,必须从眼下的现实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艰苦奋斗才能得来。有些东西我们一时半会还体会不到,把握不准。但现实一点看,建立产业基地至少有如下好处:
1.入住基地企业都属于建材行业,彼此之间大部分都是上、下游关系,我的产品就是你的原料,出了我的车间就进了你的工厂,这种近距离配套不仅节省仓储、运输、采购费用,降低了原料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提升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价格,为市场竞争奠定基础。随着基地内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基地内会产生统一采购,共用仓库、统一运输的专业化服务性企业,使生产企业成本再次降低,集约化效应显现出来。
2.通过人力资源共享,形成人才优势,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的成功,人才是关键。我国建材行业本来就人才匮乏,由于企业的分散,人才也随之散处各地,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又人为地加大了人才成本。产业基地的建立可以使建材方面的人才集中到基地中来,形成人才群体。这样,不仅有利于人才的成长,还会形成局部的人才市场,为企业通过市场选择人才提供了条件,人才的有效利用,必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通过基地的集中宣传,可以加大企业的品牌效应,节约宣传成本
基地首选可以统一打出基地品牌,集中力量宣传基地产品,这样企业再宣传自己的产品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已经被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所证实,不仅节约宣传费用,而且效果也十分理想。
4.通过信息共享,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相同行业的企业集中到产业基地中,不仅带来了资金流、物流、人流,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信息流,企业在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的获取上,比以前不仅速度快了,而且在渠道上、准确度上都比过去拓宽和增加了。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及时、准确获得信息,就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流大、处理信息能力增强,必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以上是我本人对建立北京门窗幕墙产业基地的一些初步想法和建议,提供给大会作参考,并希望能讨论出一个具体实施方案。
现在,嘉寓集团正在为基地的建立积极做准备,此项动议得到了顺义区委、政府的首肯。长期以来,我们在顺义区优越的投资环境中得到了实惠,是顺义把嘉寓公司培育成为行业的排头兵、领头羊。我们公司现在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设计甲级、装修一级资质。现在公司已经通过了ISO9000、14000、18000的三合一整合认证,具备一整套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公司还有较强的设计、生产、安装能力,我们的生产车间引进德国具有相当生产能力的机械设备,其中铝合金加工中心一台;铝合金门窗生产线四条,生产能力15万平方米;塑钢门窗生产线四条,生产能力25万平方米。
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我们公司的优势,为基地的建设做出贡献。并预祝北京门窗幕墙产业基地建设取得圆满成功!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