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真货”建材不等于“真绿”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57| 评论: 0

简介:一位刚装修完房屋的朋友对记者说,当初买装修材料时,挑选的都是有“绿色证书”的产品。可一家人搬进装修好的屋子里后,仍然被熏得头晕脑涨。王先生满腹狐疑:多花了二三万元的“绿色材料”到底“绿”在哪里了呢? ...

一位刚装修完房屋的朋友对记者说,当初买装修材料时,挑选的都是有“绿色证书”的产品。可一家人搬进装修好的屋子里后,仍然被熏得头晕脑涨。王先生满腹狐疑:多花了二三万元的“绿色材料”到底“绿”在哪里了呢?

记者就此事询问了有关部门,他们称,现在确实有不少厂家、经销商打着“绿色材料”的旗号欺诈消费者。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一些经销商常常把“强制性标准”说成是“绿色标准”。其实所谓“强制性标准”是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并已从2002年7月1日开始实施。

“强制性标准”是否能等同于“绿色标准”呢?据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对此专门指出:“强制性标准”只有一个市场准入标准,并不是绿色标准,没有达到“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是不被允许进入市场的。首先,“强制性标准”的检测合格报告不能够作为绿色产品认证的依据,没有标准依据的“绿色产品”就不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其次依据“强制性标准”颁布所谓的“绿色推荐证书”的团体是不具备认证绿色产品的合法资格的,他们所认证推荐的绿色产品也就不是真正的绿色产品。达到“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只能说是“真货”,不能说是“真绿”。因为,绿色环保产品的标准要比“强制性标准”严得多,比如,“强制性标准”对水性涂料要求是,1升涂料中VOC这种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200克,但环境标准要求不得超过100克。

一般来说,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产品中只有10%-30%有可能获得环境标志。此外,专家还提醒广大消费者,目前只有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才是代表国家对绿色产品进行权威认证并授予产品环境标志的惟一机构,其他任何单位都无权授理颁发这类标志。想要买到真正的绿色产品,消费者务必认准“环保标志”。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