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超市压境 穗建材业变法自救
下月28日,英国建材巨头百安居(B&Q)在广州的第一家店天河店就要开门纳客。以其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规模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气势,早已在广州建材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如今随着洋超市开业时间的紧迫,广州各大建材市场和品牌经销商都纷纷寻求变法,企图能在其开业之后照样分得自己的一杯羹。 建材商:借“灵活”法宝抢客 作为广州传统建材市场的代表,喜龙建材市场意图以极度的灵活性来迎战建材超市。喜龙负责人李汉斌表示,对于百安居之类的建材大鳄,喜龙确实是存在一定的畏惧感,但就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喜龙集中了建材的批发、零售、加工等服务,完全有能力营造一个灵活多样的购物环境。目前,喜龙刚好正值5周年大庆,而广州又迎来了非典之后的绝好装修气候,喜龙也会同建材超市一样举行名优陶瓷产品大联展。 李汉斌介绍说,其实百安居的入驻,对喜龙来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在整个车陂路一带形成了一个建材的黄金商圈,能带来人流,更能带旺该地的建材市常他指出,很多广州本地购买者都喜欢货比三家后,再购买自己心水的产品,传统建材市场将因此灵活性而吸引一批广州本地的购买者。 李汉斌介绍,传统市场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购买时间上的灵活:消费者几乎什么时候来都可以买到建材;二是价格上的灵活:对于不同数量的购买者传统市场往往会有不同的销售策略,这特别适合大宗的消费,大宗消费往往能在传统市场中获得很大的折扣。三是加工的灵活性,传统市场中很多经营者都对建材相当熟悉,许多都成立了现场加工部,消费者购买石才等都可以现场加工,为消费者带来不少方便。 经销商:找大客户打服务战 位于喜龙建材城的中美合资唐山惠凯建筑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总代理对建材超市的态度则显得有点两难。 其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他们希望建材超市能够经营良好,因为毕竟自己的产品也进场了。比如在深圳,他们在百安居的销售额大概占到总销量的1/10,该负责人表示,深圳的建材超市可以说是成功的,但在广州能否成功,还不能立刻就见分晓。同时,他们觉得传统的销售渠道还是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因为根据他们的经验,做工程的客户一般都会选择到传统建材市场购买建材,因为在传统建材市场将因为其拿货量大而优惠额度更大。 与惠凯不同的是,有的经销商则将自己的经历全部投到细心的客户服务上面。金圣陶瓷总汇经理陈大伟对记者称,金圣的服务已经是有口皆碑的了,而与其他购物环境好的市场相比,金圣的价格也极具竞争力。陈大伟告诉记者,同一种产品在传统的建材市场和新兴的建材市场价格则相差30%多。其实,最让陈大伟满意的还是他们的服务。在时间上,他们甚至在晚上10时都照样可以拿货,一是为消费者带来方便,二是可以节约第二天的人工和时间。在货物的退补方面,金圣不仅可以回收消费者多余的产品,而且消费者还可以直接用电话请求金圣给他们补充小批量的货品。正是如此,金圣形成了一批自己的长期客户,用他们的术语来说是一种“常购”的关系。 冠军陶瓷欲押宝洋超市 记者获悉,包括信益陶瓷在内的不少建材生产商,对洋超市的入驻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据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的首席代表唐茜表示,该司旗下产品冠军陶瓷将要押宝洋超市。 唐茜介绍说,洋超市作为销售终端的一种非常先进的模式,在市场方面有着传统商家不能比拟的优势,比如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等等。而且,超市给人的感觉是货物比较有保障,对于很多年轻白领来说,又省去了讲价的麻烦,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购物场所。而冠军押宝超市的最直接的动因则是该品牌在好美家建材超市的销售量非常好。因为冠军细分目标市场后将主要的消费群体确定在高端白领范围,而这批人刚好是超市消费的主力军。 当然,对于建材超市和传统市场究竟谁能胜出,唐茜表示由于各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不一样。两大市场各有各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决出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