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材淡季不淡 需求支撑价格企稳
"入梅"以后,逐渐步入高温季节,通常是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市场的淡季,然而今年却与往年不同,业内人士预测淡季不淡,市场看好,价格以稳为主,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今年沪上建筑钢材市场经历过震荡回落的盘整期,3月底4月初,Φ18-Φ2 5mm普通螺纹钢实际成交价下跌至2500元/吨;Φ6.5mm普线在2550 元/吨左右,直到5月份才逐渐止跌回升。进入6月份,整个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呈现 强劲反弹态势,Φ18-Φ25mm普通螺纹钢的市场价格上升到2900-292 0元/吨,Φ6.5mm普线在2860元/吨,Φ6.5mm高线为2900元/ 吨,一天之内却上涨了100-120元/吨,与前一时期相比,涨幅已达到300 -400元/吨,且还呈现继续看涨的趋势。 据一些专门经营螺、线等建筑钢材的贸易商对今年年内淡季市场的分析预测,认 为至少目前还没有"淡季"的迹象,估计也不会出现淡季。其理由是: 一是需求旺盛,是拉动市场的最大动力。随着"非典"疫情的逐渐缓解,地方政 府着力抓经济建设,以弥补前一时期造成的损失。最近,上海市政府调整投资计划, 将全社会投资增加100亿元,即从年初的2200亿元上升到超过2300亿元, 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工业、房地产三大领域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85%以上,而这三 大领域是建筑钢材消耗的重点。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额将达到550-58 0亿元,年内计划安排78个单项,还有一批新项目将提前开工。这必然增加螺纹钢 、线材的需求,从而成为年内沪上建筑钢材市场企稳的内在支撑点。 二是上海本地的螺、线产量下降,资源偏紧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据有关 部门统计,近两个月来,上海地区钢铁企业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普通螺纹钢、线材 的生产量明显减少,其中线材产量比去年同时下降了34.55%和16.60%; 以螺纹钢为主的小型材产量同比下降了32.60%和25.08%。从全国的生产 情况来看,1-5月份,国内线材、小型材累计产量分别为1543.92万吨和2 461.04万吨,同比增长9.22%和16.31%,其增幅明显小于今年以来 我国基建及房地产等主要建筑钢材消费领域的投资增幅,其中5月份当月产量分别为 339.89万吨和547.73万吨,同比增长11.82%和16.02%,环 比仅增长4.84%和4.99%。由于产量的增量低于需求的增量,造成上海地区 的建筑钢材资源紧缺,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据悉,目前上海的螺纹钢可供资源 10-12万吨,远低于3月份的30万吨以上的库存量。预计这种资源紧缺的状况 在"入梅"进行淡季时也不可能改变。这就决定年内上海建筑钢材市场"淡季不淡" 的总体运行格局。 三是钢厂频频调价,成为沪上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企稳的一大支撑。最近以来,几 乎是全国所有生产螺纹钢、线材的钢厂都相继上调了出厂价,涨幅在20-60元/ 吨之间,外地一些厂家Φ18-Φ25mm普通螺纹钢在当地的出厂价已高达290 0元/吨,一般均在2750-2830元/吨;普线的出厂价在2730元/吨, 高线为2750元/吨,均高于上海目前的价位。由此,外省市的资源因与上海地区 的价格差异和运费的负担,很难进入上海市场。钢厂上调出厂价,使市场销售价也随 之跟涨,尽管继续上涨的幅度有限,但下滑显然不可能,至少在"入梅"后不会大幅 波动,这也是年内"淡季不淡"的一个主要因素。 四是炼钢原材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也是导致螺、线价格企稳的因素之一。最近 以来,废钢、生铁价格虽然一度小幅波动,但几乎都维持在高价位上运行,使炼钢成 本上升,而商品钢坯不仅价格坚挺,资源偏紧。目前,用于轧制螺纹钢的商品坯(2 0MnSi)在2570-2600元/吨,预计还有小幅上升的可能。 由此,这里的业内人士认为,从总体看,六七月份的上海建筑钢材市场将继续看 好,无淡季可言。但有一点值得关注,时下,因市场看好,价格上涨,一些钢厂纷纷 将钢坯转向生产螺纹钢、线材的明显增多。预见在今后几个月,螺、线的资源会有较 大幅度的增长,届时,外地资源将会进入上海市场,使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价格也极 有可能随之震荡回落。但短期内,这种现象似乎还不会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