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排水管无序竞争何时休
香港淘大花园“非典”事件的发生,使建筑中向来不被重视的排水系统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尽管作为淘大花园楼宇中排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塑料管材并没有暴露出设计和质量方面的任何问题,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内地塑料排水管行业时,却发现市场中存在的无序竞争状况己到了必须理性面对的时候了。 质量状况令人忧前一时期,上海市质检部门对94个在建工地进行PVC管和防水材料专项检查,开出整改指令单达47张;武汉市质检部门对塑料排水管抽检的情况更糟:合格率只有41%!而当记者就有关上海、武汉两地检测结果采访北京顾地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塑协副理事长孙志军时,他似乎并没表现出多少意外。孙先生告诉记者:“我认为这两个抽检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的,而且在全国可能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指着办公室里几根印着“国标××××”字样的塑料排水管说:“这是我最近随便从建材市场上弄回来的,没有一根是合格的!”在“顾地”公司的一根同规格产品的对比下,作为外行的记者一眼便看出了这几根管材中除了一根看起来似乎合格外,其他几根无伦从壁厚、色泽和光滑程度等方面能明显看出是不合格产品。而在孙先生的引导下,当记者将这惟一一根看起来像是“合材产品”的管材与“顾地”的管材放在手上进行比较时,能感到这根管材明显重于“顾地”的产品。对此,孙先生解释说:这就是建材市场上塑料排水管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生产厂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加入大量碳酸钙或其他不符合要求的东西。这样的产品脆性有余,韧性不足,老化以后就像薯干一样脆。说话间,孙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用手将一段看起来质量明显低劣的塑料管子轻轻一握,只听“啪”的一声,管子顷刻变成了几块碎片……记者随后采访了“宝硕”、“亚通”、“振云”“金德”等塑料排水管行业内较有影响的塑料管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相关人士几乎都提到了这样的话:“在上海、武汉这类市场秩序相对规范的大城市,这种质量状况可能还是相对乐观的,如果有关部门现在对全国的塑料排水管市场巡回抽检的话,情况可能更糟!”劣质塑料排水管充斥市场的触目惊心,可见一斑。 “我们还能撑多久?” “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的背后,是严重的无序竞争。”台塑集团南亚塑胶建材(南通)有限公司的北京经销商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规格为ф110的塑料排水管的正常价大约20元/米,而一部分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抢占市场,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肆意改变原料配比,同样规格的产品他们竟以6元/米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也就是说,用同样20元钱,买我们的产品只能买1米,但买他们的却能买3米多。这样的管子能用吗!?这种无序竞争已经把我们逼进了死胡同!”刘先生很无奈地说,“作为华亚公司的经销商,几年前我们依托华亚公司的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不仅迅速打开了北京市场,而且以不低于市场价90%的价格维持着市场占有率,可是现在,由于受低质低价恶性竞争的影响,价格被迫一降再降,目前我的销售利润十分微保在这种惨淡经营中,我们经常在问自己,如果这种恶性竞争继续发展下去的话,我们到底能撑多久?” “不仅如此,”刘先生神色严峻地告诉记者,“面对无序的恶性竞争,我们这样的公司尚能以低价买进的方式来应对,而北京市场上像我们这样通过近10年的积累才拥有现在这种实力的企业总共才有几家?当这些经销商们发现大企业的规模和品牌不仅不能给他们带来利润的最大化,反而成为他们积累资金的包袱时,他们是否还会和生产厂家一样为维护企业的品牌和市场占有率而苦苦硬撑呢?” 塑料排水管作为一种新型化学管材中份额最大的管材,从刚进入中国市场起,就以较其他塑料管更快的速度发展着。《国家化学建材‘九 (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对排水管市场前景的表述,更为排水管行业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但是刘先生的肺腑之言,却道出了我国塑料排水管市场上潜在的危机:经销商销售积极性下降的根源在于生产企业利润率的下降,这些已经走上规模化发展轨道的大企业,原本通过规模化生产来摊薄成本并依靠品牌优势维持相对高的市场售价,但是在中小企业这种无以复加的恶性冲击下,他们的规模优势不但显现不出来,反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包袱———因为这些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拚杀出来的大企业深知质量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一般不会轻易牺牲质量而去争取市场,但如果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让他们的利润率一降再降,甚至到了不能维持公司的正常成本开支而苦苦撑不下去的时候,每准儿这些一向视质量为生命的企业就会如福建“亚通科技”的杨洪献副总经理所说,会“晚节不保”,也被迫制假造假;或者,一部分大企业迫于无奈而退出这个行业……一旦如此,整个塑料排水管的处境就不言而喻了。 无序竞争何时休? 对于行业内这种潜在的危机,几家大型企业的相关人士其实也深有同感,并且也表示正通过他们的行业组织———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管道专业委员会,为改变这种状况而采取诸如“加强行业自律”和“扶优抑劣”的措施。但采访过程中记者却感到他们流露出的难言之隐:行业里出现的这种状况,既有中小企业利益熏心的动因,更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因而改变这种状况不是单靠他们企业的力量就能及,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 他们分析说:首先,由于缺乏行业引导而造成的盲目投资是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随着化学建材行业的迅速发展,很多地区的主管部门和企业不顾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盲目投资,滥上乱上塑料排水管生产项目,在几年的时间内使我国的塑料管生产企业很快达到近千家,这还不包括数目众多的作坊式企业。这近千家企业中,90%是规模有限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受设备、技术、管理水平总体水平较低等的制约,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且价格高,在这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在市场中抢得一席之地,一部分企业最终放弃生产原则,采取一系列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低质低价销售。 其次,检验部门的不规范做法也在客观上给伪劣产品的滋生和存在创造了条件,从而使无序竞争成为可能。有些检验机构根本就没有合格的检验设备和技术人员,他们投机取巧,钻国家有关法规的空子,仅凭一个公章,名曰检验实为收费。有些检验机构,唯利是图,只要拿钱来,不管质量好坏都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而部分具有检验能力的单位,不注意研究相关标准,经常不负责任地出具报告,致使质量差的产品都能够得到合格报告,质量好的产品却要受到百般刁难。 而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也使得无序竞争者有恃无恐。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监管,一些唯利是图的人打着新材料的幌子,任意改变原料配比,趁机大力推销伪劣产品;有的厂家在市场竞争中不是靠量和服务来取胜,而是热衷于搞回扣,搞价格大战;不是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打市场,而是靠拉关系走后门来挤占市场,导致市场上优质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不合格的产品反倒大行其道。 另外,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低价取货的做法为劣质产品提供了温床,鼓励了无序竞争。金德管业集团北京分公司的张江波经理告诉记者:“我们做工程时,甲方在看好我们产品的同时,总会拿出另一家企业较低的报价对我们说:‘如果同意这个价格,我们就合作。’于是,我们与很多工程失之交臂。”宝硕集团北京办事处的褚泽经理和福建振云北京办事处的郑泽主任都有过类似的遭遇。他们说:“北京的情况可能还好一点,承接一些大工程的甲方,他们在低价取货的时候,毕竟还考虑了质量的因素,但是在其他地方,情况估计就不一样了,那里的开发商可能更关心水管销售中的差价,不在乎产品的质量。只要短时间内不出现问题,明知是劣质产品,他们也照用不误。” 上述种种因素,已经使无序竞争陷入了一个往复循环的怪圈,解决的难度相当大。但正如大部分企业所希望的那样,不能因为难度大而放弃努力,因为塑料排水管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是有着蓬勃生命力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