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业整合靠大家
随着“非典”疫情的逐步控制,沉寂多时的广东旅游业率先升温,新一轮的经济热潮很快将上演。广东建陶行业也不例外,近段时间各种庆典、开业、新闻发布会等纷至沓来,本刊记者忙得不亦乐乎,几乎每天都有好几个会议活动要参加报道。当然,最引人瞩目的活动肯定是5月26日下午禅城区陶瓷协会正式成立大会,与会人员人数之齐、层次之高、政府力度之大,都是近年少有。 众所周知,佛山全力打造广东第三大城市的战略计划全面实施后,南庄与石湾两大中国建陶生产基地随即合二为一,如何整合好两地的资源,发挥两地的优势,提升两地的竞争力,正是摆在大家面前必须尽快解决的大问题。不仅引起了众多陶业人士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强烈关注,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传媒记者的争相报道。前不久,意大利某知名记者专程飞抵佛山采访了中国陶瓷城、科达机电等佛山重点建陶企业,并作了深刻的相关报道,对佛山陶瓷产品及陶瓷生产装备的发展水平表示了高度赞赏,并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佛山陶瓷的整体实力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将来势必对意大利陶瓷产业造成大的冲击,此文发表后,在意大利陶瓷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但是,佛山陶瓷各自为政,互相残杀的散乱局面,也令各方担忧,与意大利陶瓷讲究整体、互动、共同发展的合作氛围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正如鹰牌陶瓷李丰裕总经理所言,佛山陶瓷这么多大企业几乎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如果不搞好协调,肯定会走上价格战的不归路,“佛山陶瓷”的整体品牌形象难以建立。因此,政府部门强力干预积极搭台,尽快成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行业协会,至关重要。 陈帆教授也多次谈到:“佛山陶瓷”不能盲目外迁,要立足佛山,放眼全球,同时充分发挥独有的传媒优势,为“佛山陶瓷”多做文章,多做宣传,“佛山陶瓷”要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区域品牌,在宣传推广上仍有大量的艰巨工作要做。 意大利陶瓷重镇萨索罗地区并不大,但当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相当发达。笔者与有关的新闻媒体记者交流时,感觉到意大利记者们的专业水平相当高,非常敬业,对中国陶瓷的发展现状也了如指掌,相比而言,国内建材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差距很大。 因此,佛山陶瓷要整合,既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也要有赖陶业人士自身的努力,只有各个环节都做好了,“佛山陶瓷”大品牌一定能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