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家具建材出问题 市场必须负全责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27| 评论: 0

简介:消费者在北京的家居市场购买商品,也将像在商场购物一样放心了,目前,北京已开始示范发展“市场负全责”家居主题购物中心。在刚刚举行的中国家居市场专家研讨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司长张经透露,下一步,政府要 ...
消费者在北京的家居市场购买商品,也将像在商场购物一样放心了,目前,北京已开始示范发展“市场负全责”家居主题购物中心。在刚刚举行的中国家居市场专家研讨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司长张经透露,下一步,政府要将市场开办者推到市场监管第一线,然后政府从规范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监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任兴洲提出,商品质量的保证和打假等问题,应明确规定市场的法律责任,从源头上把住对经营者的审查关和进货关。

“事后赔付”影响购买情绪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市场流通体制司张春生处长认为,消费者到品牌市场就是买信誉,而不是出了问题后再追究。目前,“事后赔付”已经开始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情绪。所以品牌的管理要从事后的负责变成负全责是事前的信誉。

  经调查,目前多数消费者在家装时采用这样一种办法:先找装饰公司签约,谈装修的格式、装修的风格和价位;然后到建材超市购买重要的家具的材料;再到一般的批发市场去采购一些小部件。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消费者目前还无法在建材超市完成一站式所有的消费,也不能到任何一个市场完成所有的购买需求,装修是一个消费的组合。北京的家居批发市场和超市,价格差大概在12%~17%左右,采样发现,超市的价位平均高出批发市场大概在16%~1 7%个点。消费者到商品价格较高的建材超市,主要是那个地方的商品信得过。目前,北京红星美凯龙终于在“先行赔付 ”等多种管理体制之后提出一个市场“负全责”,使原来由当后台老板变成了直接跟消费者见面的领班,叫做从后台的老板向前台领班的转型。如果真正能够负全责,即便是批发市场也具有无比的竞争力。

盲目跟进连锁超市负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任兴洲提出,当我们的企业还没有发展壮大的时候,我们的大门打开了,国外连锁企业势如破竹地进来,我们很多企业尽管自身还不具备连锁能力,在外资领跑下也不得不盲目跟上。本来连锁企业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但有些连锁企业,包括家居连锁 超市,随着规模的发展,利润反而被逐步摊薄,企业到了亏损的状态,有一些企业负债还很重。因此,我们还是要理智发展连锁。

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司长张经说,目前对于有形市场的建设问题已经出现混乱,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有人甚至提出,北京市要求要做到十天开一个大卖场,一天开三个门市部。这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商场、卖场的多寡为主要标志,关键在于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根据需求来安排。

购物中心优势依然存在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副主任程红说,我们三大主力商品之一就是与家有关系的,所以我们在力促家居建材商品的发展。目前推出的主题购物中心,是一种业态的创新,是标志着今后建材家居市场发展方向的。购物中心是比较先进的业态,有利于规范建材家居市场秩序。

这种业态从去年开始陆续出现,如天津的家世界集团的家世界购物中心,它是以家居日用品、建材家居用品及餐饮为主题的购物中心,北京的红星美凯龙更专业化,是以美化家居环境为主题的购物中心。与此同时,作为传统家居市场的代表,北京居然之家也开始对进入市场的品牌进行控制,逐步转型为品牌化经营。

程红认为,建材超市将来的份额肯定是越来越大,但是购物中心这种招商制市场的优势,超市仍然无法超越。首先,购物中心的展示功能明显强于超市。超市强调减少服务,消费者以自我选购为主,但建材和家居用品更需要把它美化的效果展示出来,主题购物中心在这方面更有优势;超市强调一站式购齐的概念,一种商品里面只能经营四到五个,或者十多个品牌的商品,提供的品牌选择有限。另外,我国建材、家居商品跟国外的成熟市场不同,国外几个主要品牌已经垄断市场,国内市场却品牌众多,购物中心恰恰提供了充分选择的空间。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