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门窗五金行业的突破点
简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不乏小五金产品惹出祸端的事例,每当如此,人们都会抱怨五金产品的质量太低劣。那么,五金产品就甘愿做个 “红颜祸水”吗?非也。作为型材供应链关系中的“小老弟”——五金产品企业来讲,能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不乏小五金产品惹出祸端的事例,每当如此,人们都会抱怨五金产品的质量太低劣。那么,五金产品就甘愿做个 “红颜祸水”吗?非也。作为型材供应链关系中的“小老弟”——五金产品企业来讲,能否得到应用首先需看“大哥”型材企业是否赏脸;其次对中间环节——施工组装单位也要奉为上宾;终于可以登上建筑物大殿时,却是报价最低者优先。所以,在门窗行业内素有“只问价格,不重质量”的传闻。在此情况下,五金产品企业为能保住仅有的一点市场份额,不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又有何路可走呢? 正常情况下,五金配件应占门窗造价的20%~30%,但真正能达到这个比例的门窗类产品很少。事实上,五金配件这个环节,已经成为型材供应链中利润逐鹿下最大的牺牲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雇工。 作为“大哥大”,房地产开发商往往是最大的利益方,他们在对建筑物配套的各个建材产品选择上更多注重的是价格。就拿门窗来讲,与其有供应链关系的门窗施工单位因低价而压迫型材企业,型材企业又压迫门窗五金配件企业,层层剥减的重负使五金配件企业苦不堪言,惟有降低成本,以次充好,形成了目前五金配件产品假货多的被动局面。 作为消费者,在遭遇诸如门窗变形、不密封、五金配件失灵等问题时,要么更换新的,要么凑合,而一旦过了保质期就更是求助无门,所以最终的使用者成为了利润角逐下永远的受害者。 笔者在此呼吁,建设监理部门和建设监管部门对此种不良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如能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把住建材产品的每道质量关,并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与标准,适当延长某些产品(如门窗及五金配件等)的保修期限,我们的市场就不会有“只问价格不重质量”的现象,才能使每个产品步入良性发展状态,才能使住房消费者获得物有所值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