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石材市场发展趋势
简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入WTO已一周年,与世界经济接轨面临着更大竞争压力,中国石材企业如何面对入世,是行业内研究的课题。 中国石材工业起步较晚,但速度发展很快,取得 ...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入WTO已一周年,与世界经济接轨面临着更大竞争压力,中国石材企业如何面对入世,是行业内研究的课题。 中国石材工业起步较晚,但速度发展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基本上跟上了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步伐,在产量、出口贸易、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都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在石材产量上依然雄踞世界榜首,2001年度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2亿美元,成为世界石材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由石材大国向石材强国转变,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石材行业为之长期艰苦奋斗。但是,我们还存在不小差距,技术落后、管理不规范、市场还不成熟、应变能力差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有待于去研究和探讨。 一、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中国石材市场前景更加乐观 中国加入WTO、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无疑对我国石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概括地说,应该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首先对我国石材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商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开拓新的石种和增加高附加值石材产品出口的比重,满足国内外客商需求。其次要扩大内需和中西部地区大开发,每年全国投资总额在数万亿人民币左右,大量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给石材工业带来更多的项目和机会,中国石材市场发展前景会更加乐观。忧的是,目前国外石材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各种品牌石种在我国市场上有近百种之多,国外大理石荒料、花岗石等品牌占有一定的份额,给我国石材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因此,我国石材企业要发挥自身的资源、技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发扬名优品牌和战略,提高石材产品质量档次和石材的高科技含量来与此抗衡,中国石材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合理开发利用石材资源,加强矿山建设,树立发展矿山为本的思想,开采、加工同步发展。 石材资源是发展石材工业和开发国内外市场的基本物质条件,没有石材资源,发展石材工业那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要发挥资源优势,引进国外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仍然坚持“加强矿山建设、生产上技术、产品上质量、品种上档次、管理上水平”的发展石材工业的指导方针。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大物博,石材资源十分丰富。我国虽然是一个有着悠久石材加工历史的国家,但是资源开采采用的生产方式还是很传统,技术上和加工工艺上落后,不能适应石材加工企业的发展需要,供求关系严重失调。目前,我国石材企业加工所依靠的石材资源一部分来自国外,如欧洲、南非、印度、南美的很多石种,大量的资金流向国外。这种现状的出现,主要是石材开采技术的落后、设备简陋、成材率低、开采能力低下。导致开采的荒料体积小,形状不规则,较大规格的荒料也难以运输,造成石材资源的浪费。所以,开采企业不能为石材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和较大规格的荒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石材企业的发展和向国外开发石材市场的步伐。因此,要开拓国际市场,必须加强矿山建设,提高开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树立发展矿山为本的思想,促进石材行业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和加快引进国外的先进开采技术和设备,开采、加工同步并举共同发展。 另外,我认为,在合理开发石材资源的前提下,也要保护我国资源和生态平衡,这是千秋万代大计,不能忽视和掉以轻心。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必须把生态和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我国石材矿山大部分是露天开采,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规模小、设备简陋、出材率低、安全隐患多的矿山坚决关停,个别矿山对人类生活带来威胁的坚决取缔,绝不能手软。同时,也要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当地政府和石材行业组织要加大管理力度,对矿山加以整改。大型矿山要有科学、合理的开采规划,避免不必要资源的浪费。 三、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推动东西部石材企业大合作,开发石材市场。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是一项强国富民的举措,是在中央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东西部双方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双赢方针。 西部石材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巨大而充满活力的石材市场,将推动西部石材工业快速增长。西部石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但缺乏技术、资金、人才和营销网络。那么西部石材市场的潜力在哪里,东部地区如何投资,值得思考。笔者认为,首先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和石材行业组织以及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各项石材开发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其次,由于东部地区对情况不熟悉无法面对,要制订相应的对策,就是说能进能出的方案。再次,要到实地考察和论证,不要盲目投资,吸取开发过程中失败的教训。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中西部投资办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反映出中西部地区有着巨大市场潜力。资源的开发,成为东西部优势互补的最好方案。我相信,在不久将来西部大开发中,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专业人才投身西部石材开发的队伍。 四、鼓励进口原石(荒料),降低进口关税。 我国石材制品及进口原石(荒料)综合税率为22%左右,其他国家如日本为5%左右,欧洲在8%~15%,而美国只有5%~6%等,针对上述资料来看,我国的关税高于其他国家好几倍。石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从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等角度考虑,应该鼓励进口原石。首先,国家与有关部门要关注和支持石材工业发展,鼓励和提倡进荒料,并给于一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希望税率逐步下调到8%~10%左右。其次,海关对石材加工贸易监管政策尽快调整,否则对我国石材出口产品的竞争影响较大,不单纯是个别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而且牵涉到整个石材行业的问题。第三,提倡“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经营策略。也就是说,进荒料,在中国加工成品,销往国外,赚取外汇。 五、以发展为主题,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石材市场的应变能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石材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面对新形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抓住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应变能力,实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发展,仍然是中国石材行业必经之路。目前大部分石材行业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小、土、乱、差”的行业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加工工艺落后、市场应变能力差等等,仍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只有充分发挥我国石材资源优势,看准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进出口,加速石材工业实现国际化、现代化,从而实现石材强国的战略目标。掌握世界先进技术,行业技术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拥有一支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产业队伍,具有国际一流产品的工业生产能力,增强在国际石材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