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建材品牌也要“上山下乡”
四通八达、一日千里的传媒业、信息业,为各建材企业的品牌形象宣传插上了快速腾飞的翅膀。在传媒业的强力助推下,一个个金色的品牌在广阔的大产品市场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但在品牌经营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令建材品牌经营者们颇为无奈的事实:虽然品牌宣传以锐不可挡之势直逼消费者的感觉神经,并引起了消费者的持续关注,但由于品牌营销网络只能延伸到一些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而在一些较偏僻的县城、乡镇、农村很难见到品牌产品的靓影,因此造成了一边是品牌形象展示热火朝天,消费者热切渴盼品牌产品的亮相市场;而另一边却是市场上久久不见品牌产品的出现,有形象无产品,大片隐性市场拱手让人。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由于企业限于自身人力、物力、资金的制约,无法大面积地铺设品牌营销网络,不得不放弃了这些边远市常另一方面,品牌经营者们认为这些市场容量小,不值得去花时费力地抢占这些看似得不偿失的市场,因此主动将这些“末梢”市场放弃了。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一大片很有发展前景的广阔市场正逐渐浮出水面并展现在各企业面前,而这片市场正是现在不被部分品牌企业所看好的小城镇、农村市场,建材品牌企业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铺设营销通路的“上山下乡”运动。 有言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对于正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各品牌企业来说,市场致胜的关键不在于市场的大与小,而在于企业是否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如果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而是盲目地抢占所谓的“热门市潮,一则容易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定位不准“以己之短攻敌所长”背腹受敌容易受到重创;再则由于企业没有及时开发属于自己的市场,在发展中痛失良机,结果造成了该开发的市场拱手让人,不该开发的市场虽然千辛万苦地夺来了最后又被其他竞争对手轻易夺去,增加了自己的营销成本。 在加强营销通路建设实施产品推广“上山下乡”营销战术方面,奇强和三株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995年,当南风生产的奇强洗衣粉遭遇宝洁、联合利华、汉高和花王四大国际品牌的攻击时,迅速实施了闪电般的“上山下乡”运动,3000多名销售人员、350多个奇强办事处的高效网络迅速遍布广阔的国内市场,在国际四强品牌的眼皮底下,奇强品牌稳登全国销量第一。同时,也奠定了奇强笑傲市场与跨国品牌们平起平坐的竞争格局。昔年,三株品牌以锐不可挡之势,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下乡运动,仿佛一夜之间三株形象便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各品牌企业实施“上山下乡”运动提供了便利之机。各企业要尽快采取措施,如加强与专业销售公司的合作,实施销售代理制,建设品牌专卖店等,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将品牌的营销网络铺设到广阔的未开发市场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