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瓷都”醴陵将重现碧水蓝天
简介: 得益于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川气入湘”工程,困绕“红色瓷都”湖南醴陵市的生态污染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市民有望重见久违的碧水蓝天。 自唐宋以来,湖南醴陵市的陶瓷制造业就相当发达,上世纪七十年代这 ...
得益于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川气入湘”工程,困绕“红色瓷都”湖南醴陵市的生态污染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市民有望重见久违的碧水蓝天。 自唐宋以来,湖南醴陵市的陶瓷制造业就相当发达,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因生产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专用瓷器而闻名全国,被誉为“红色瓷都”。但由于大多数陶瓷企业至今仍沿用千百年来以原煤为燃料的生产方式,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该市陶瓷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据统计,该市现有陶瓷生产企业四百多家,每年原煤使用量达二十九万吨,烟尘排放量达一点七万吨,二氧化碳近九千吨,氮氧化合物二千八百吨。日趋严重的废渣废气排放不仅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影响到陶瓷品质的提高和整个陶瓷产业的发展。 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川气入湘”工程给陷入困境的醴陵陶瓷制造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湖南省抓住“川气入湘”的契机,将醴陵市纳入天然气供应城市。这不仅将使处于困境的瓷业重新焕发生机,而且将彻底改变该市日益严重的煤烟型污染问题。 据悉,醴陵市每年计划用气量为二点一五亿立方米,相当于湖南主要工业城市株洲的用气量。目前,该市已着手编制《醴陵市天然气发展规划》和《醴陵市陶瓷业发展战略》,为陶瓷企业使用天然气作为生产燃料作全面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