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困局夹击中的陶瓷经销商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74| 评论: 0

简介:在陶瓷产品供过于求的境况之下去经营陶瓷生意,作为经销商自然会面临许多的来自行业内外的挑战。单说外在挑战,就有石材、木地板、复合板、涂料等材料的相互挤兑。面对这些质量、价格、服务等优势的夹击,陶瓷怎么讲 ...

在陶瓷产品供过于求的境况之下去经营陶瓷生意,作为经销商自然会面临许多的来自行业内外的挑战。单说外在挑战,就有石材、木地板、复合板、涂料等材料的相互挤兑。面对这些质量、价格、服务等优势的夹击,陶瓷怎么讲都会有受攻击的危险,因为陶瓷的可比价格太大,有高得出奇的,也有低得出奇的,但石材不可能有这种太大的悬殊,其它板材也相对要小些。所以陶瓷制品让许多人都放不下心来相信厂家及经销商是否是在欺骗别人,这种困局确实让许多的厂家及经销商倍感头疼。

陶瓷产品的内部挑战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怪招出现。比如今天同类产品的不同批次有可能会大调价,而其它批次的产品又相对不变,作为消费者哪里管得了你内部的规定,认定你的产品差不多,实则却有着天壤之别的价格,这样谁又会相信你的产品的质量呢?这还不算什么太大的难题,难就难在同一个企业的两个或多个品牌在同一个区域竞争,那简直就是在煮豆燃豆箕。

明明白白出自同一条生产线,只是因为花色不同,包装不同,名字不同,而其价格之差简直让你目瞪口呆。作为生产厂家,因为他的产量增加了,不使这个怪招就不行了,也就是说,逼的就是你经销商得多找门路,把他的产品快些卖出去,否则就只有把受死的份让给你。许多同一企业的经销商就是在你杀我的价格,我杀你的价格,搞得大家都没钱赚,最终遭殃的还是这个始作俑者的生产厂家。聪明的经销商就会作出忍痛割爱的决定,只好同你拜拜,你不让人家好活,人家也不会让你好死。回头看看这个行业有的陶瓷企业搞的二线品牌战略,没有一个能走出人模人样来,几乎个个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何苦来哉?可谓自作自受。有的人就是放不下脸面,到处立牌设店,还是应者寥寥,没一个不丧魂落魄。这样如此多重的困境在不断地夹击经销商,怎能让人家经销商去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相反,也有许多厂家在操作多品牌方面却走得非常成功。原因就在于别人在项目设计、政策制定、视觉展示系统、招商广告、媒体组合发布策略、招商技术、招商谈判技巧、样板市场的启动方案、后期的市场督导、经销商的培训到位等等都制定实施得有板有眼,而且是从多方面去为经销商着想,他能不成功吗?这一切都源自企业首脑的周密策略,首先定位于每个品牌几乎都是极端的个性,然后才有不同的新品开发,市场配套及服务跟进,完全以一个标准化的操作原则去赋予一个品牌的真实灵魂……从而在大范围内教育属于他自身的网络思想需要投资的人,或者是想要招商的人,让双方都有约束,而又在理性范围内进行。做这样的企业及企业经销商就不可能有太多的困局去让经销商们滋生非份之想而去另择它栖。谁能做到如此境界,谁就会在多品牌的市场出击方面有所成功。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