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路一大厦办公室玻璃突然炸裂到底为何?
08月09日新闻,昨天中午11:00,这块玻璃“嘭”的一声炸了,亮晶晶的碎渣撒了满桌,正伏案工作的小魏姑娘惊得跳起来,一屋子人都吓坏了。 这里是莫干山路易盛大厦10楼,一家建筑设计单位的大办公室,屋里十来个人,都是年轻的建筑设计师。 玻璃好端端的为什么会炸? 恰好和他们的建筑专业有关,又正值午间吃饭休息时间,于是大家仔细研究起这个问题。两个假设的原因先被提出又先后被否定了: 可能性之一:高温直射 这间屋子窗户朝向正南,当时阳光正直直射在玻璃上。但是,昨天天空多云,阳光不算特别强烈,而且那么多窗户玻璃都被同一个太阳晒着,为什么只有这一块炸裂了呢? 可能性之二:室内外温差大 玻璃最大的缺点就是脆,室外气温高,室内气温低,骤冷骤热,最容易碎裂。 有人拿来空调遥控器一看,温度设定在28℃,并不算低。昨天室外也不算太热,如果这样的温差都要破裂,估计全杭州的玻璃窗早都碎光了。 “就算有温差,也是缓慢变化的,又不是突然把一盆冷水泼在了热玻璃上……”有人说。 那玻璃到底为什么会碎呢? 陆工程师捡起一个小碎块,端详一番说,“6毫米”。又量了整块玻璃尺寸,长1.65米,宽1.6米,提笔一算,面积2.64平方米。 他又翻出《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设部2003年批准施行。 参照《技术规程》,6毫米厚的钢化玻璃,允许安装面积是1.78平方米。 实际尺寸明显超了。可是,这个标准主要是为了抵抗最高0.45千牛/平方米的风力。刚才窗外只有微风,所以原因肯定也不在这里。 “基本可以确定,是钢化内应力的问题,结晶状态不均匀。”陆工程师对记者说,看记者有些疑惑,他马上又给了个通俗的解释:就是玻璃钢化时处理得不太好。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第五章第二小节“防玻璃热炸裂措施”,一共4条,前两条是讲工人应该如何安装的,后两条可能和此事相关: 玻璃内侧的窗帘、百叶窗和其他遮蔽物与玻璃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毫米。(因为玻璃脆,如果阳光直射时,窗帘靠得太近可能造成局部温差。) 不得使玻璃局部升温。 看到,这间办公室所有遮光卷帘,几乎紧贴着窗玻璃。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外因。具体到这件事情上,“结晶状态不均匀”肯定是内因,卷帘紧贴玻璃可能是外因。 “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这些是哲学教科书里面的原话。书里还说, “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必须做到:既要重视内因,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