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皇皇国都,地采暖为何“冷冰冰”?

2007-5-1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79| 评论: 0

简介:   2007-05-16   五一前夕,韩国LG化学举办了一次小型的“2007年建筑行业专家研讨会”。会议一开始,公司相关负责人就将一个难题抛给了与会人员,“地暖目前在一些地方推广得不错,但是始终无法在北京这个广大 ...
  
2007-05-16

  五一前夕,韩国LG化学举办了一次小型的“2007年建筑行业专家研讨会”。会议一开始,公司相关负责人就将一个难题抛给了与会人员,“地暖目前在一些地方推广得不错,但是始终无法在北京这个广大的市场取得类似的推广成效,我们该如何在北京等大城市推广地暖?”

  不管对于何种采暖方式,位于采暖季漫长的华北地区、房地产以几何级数发展的北京,都是一块极其诱人的“大蛋糕”,地暖自然也不例外。据相关人士介绍,在北京地区目前的新建住宅中,散热器依然占据着绝对“霸主”地位,地暖在这个巨大的采暖市场中仅占据百分之十几的份额,这与新疆等一些地区地暖在新建住宅中大面积普及应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怪乎很多地暖业内人士都把北京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作为一块难啃的骨头。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地暖在北京市场迟迟得不到广泛认可?

  开发商为何“绕道而行”?

  对于采暖方式的选择,普通消费者本应是最终的决定者,但是在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却是强势的“决策者”。那么,面对以节能性和舒适性为卖点的地暖,北京的开发商为何选择“绕道而行”呢?

  曾经有人不无调侃地说:“在别的地方,新建楼盘采用地暖可能真能作为销售时的亮点和卖点,但是在北京是房子就不愁卖,谁还需要地暖当卖点?”但是,对此开发商也有话要讲,一位地产业人士就坦言:“不是我们不想用地暖,实在是我们在地暖施工和材料的耐久性上有担心。散热器等其他的东西用得好好的,我们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冒这个险了。”

  来自万科地产的总工程师对此也表示认同,除了对地暖品质上有顾虑之外,他还提到了一些开发商对于地暖相关技术性问题的不了解。在他看来,地暖会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之所以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推广不开,这其中有地暖宣传力度不够的因素,但是更为重要的则是信息渠道的不畅通。对于开发商而言,他们亟需了解一些关于地暖方面比较系统的数据和指标,包括地暖与其他采暖方式间的经济分析和比较、地暖施工工期与工程总工期的配合、地暖产品后续的维护和保养等。但是,目前没有人向他们提供此类的相关信息,而这个工作他们又没有精力去进行。此前部分地暖工程在使用中出现过的漏水、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又曾导致一些“敢于吃螃蟹”的开发商不仅麻烦缠身而且蒙受经济损失。所以,面对这诸多的担忧和未知,他们只能选择“望而却步”,然后“绕道而行”。设计院为何“避之唯恐不及”?

  虽然现在很多地暖公司都拥有地暖设计能力,但是对于很多大工程,开发商一般都会委托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院来参与完成,再加上现在一些设计院会对部分工程实行“大包”,这就使设计院对于是否采用地暖的决策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而现在很多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却皱着眉头说:“我们现在不想搞地暖设计。”

  谈到原因,中国有色金属设计院的罗英认为,不管是材料选择、施工过程还是价格问题,地暖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都比较多。从设计院的角度,做地暖设计就技术而言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设计人员根本就不想接地暖设计,而且在进行工程的采暖设计时也不会将地暖作为备选。其实,早在几年前北京曾经涌现过采用地暖的热潮,但当时地暖的表现却使这波热潮过早地退去了,原因就在于当年施工的地暖冒出来的问题太多,让很多人尤其是开发商对地暖有了“惧怕”心理,进而开始“躲着走”。

  而对于设计院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是否有好的地暖施工单位贯彻和落实他们的设计,而不是在施工时将设计大打折扣甚至篡改,砸了设计院的牌子。现在,设计人员根本不知道哪家地暖施工企业是可以完全信任的,所以在开发商需要推荐的时候,他们根本无从选择。即使他们推荐了,开发商敢不敢用也是问题,因为地暖从管材选择、施工过程到之后的维护所面临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而这些都会对设计的最终落实产生影响。再加上现在设计院对一些工程实行的是“大包”制,一旦设计的地暖工程出现问题,不管是设计院还是设计人员也都脱不了干系,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麻烦,设计院只能如此选择。

  业内人士如是说

  对于地暖在北京面临的推广难题,很多业内人士都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对于问题的症结,不管是管材生产企业、地暖施工企业还是作为主管部门的地暖委员会,也都有各自的见解,他们将矛头直指两方面:

  首先,地暖的宣传力度不够。这已经成为很多业内业外人士的共识。地暖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暖方式,不管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还是开发商都是一个新鲜事物,而要让这个新鲜事物被了解、接受,进而被采用,宣传必不可少。目前不管是单个的地暖企业还是整个行业在这方面显然都做的不够到位。

  就如同一个参会人员所说,现在地暖的宣传压力绝大多数都压在管材生产企业肩上,上游的原料供应商不愁自己的原料没人买,下游的施工企业以及开发商又掌握着管材选择与采购的“生杀大权”,所以,位于中游的管材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对于他们来说,管材一旦生产出来,如果卖不掉,损失全是他们的。而目前国内的地暖管材生产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不管是企业规模还是资金实力都相当有限,再加之近几年管材行业大打价格战,管材企业的利润都比较微薄,过得并不“富裕”。让这些企业花大价钱去做大规模宣传推广显然是“强人所难”,所以宣传力度不够也就不难理解。

  其次,行业自律有待加强。对于地暖工程来说,管材和施工是其中的“重头戏”,而这两方面恰恰是目前存在问题最为集中的领域。现在不管是管材生产还是地暖施工,国家都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但问题就在于执行时常常会走样,这其中“价格战”的危害尤为严重。一门心思只循着利益而动,使部分企业选择通过牺牲品质来换取利润,这在管材和地暖施工中都不鲜见,也就是这种“杀鸡取卵”让很多地暖工程成了“定时炸弹”。一些活跃在地暖家装市场的“游击队”更让地暖的“公众形象”遭受到重创,这种无异于“刀尖上的舞蹈”却让很多不规矩的从业者乐此不疲,也正是他们败坏了地暖行业的名声,也挤压掉了行业内合理的利润回报,进而让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

  到底怎样才能使地暖在北京得到有效推广,这不光是LG化学一家的困惑,相信很多有志于在北京采暖市场分一杯羹的地暖相关企业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仅仅凭借哪一家企业的一己之力恐怕都是“杯水车薪”,这需要整个行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因为只有行业真正规范了、强大了,这其中的每个个体才能获取更快速、更长久地发展。

发布广告;展会信息;招标信息;建材信息;企业宣传等,请点击【联系】或加QQ:253916447,增加时,请注明信息分布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