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北京城建建设公司:成功采用玻璃钢模壳施工

2007-1-1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50| 评论: 0

简介:本报讯(记者李媛 通讯员陈妍) 日前,北京三间房工程在C1号楼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顶板施工中成功采用玻璃钢模壳作为楼板模板,在工期、质量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效果。该工艺的使用与普通工艺相比可提高工效60~ ...
本报讯(记者李媛 通讯员陈妍) 日前,北京三间房工程在C1号楼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顶板施工中成功采用玻璃钢模壳作为楼板模板,在工期、质量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效果。该工艺的使用与普通工艺相比可提高工效60~80倍,既节省工时又减少了延长工程期给甲方及施工单位带来的大量消耗,使施工能连续进行,实现了“双赢”。
该工程C1号楼结构跨度大?最大跨度达到了8.4米?、层次多,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保质保量,按进度要求完成主体结构,项目公司积极寻求技术突破,在C1号楼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顶板采用玻璃钢模壳作为楼板模板,既实现了提前结构封顶,又达到了良好的质量和观感,一次性通过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验收。此次施工模壳使用量约为7千平方米。目前,C1号楼正处于二次装修阶段。
记者从承建三间房工程的北京城建建设第四项目管理公司获悉,模壳,是一种建筑模板,分为塑料模壳和玻璃钢模壳两种。上世纪80年代初期,模壳在我国首次使用于北京图书馆工程。此工程是一个大型的多层和高层的公用建筑,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书库和阅览室等建筑的楼板结构跨度较大、荷载较重、抗震等级为8级,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施工设计采用了模壳。从1984年开始,我国不断吸取国外的经验,开始了模壳的试验和加工。几年来,我国以高科技为依托,不断试验研究。1988年,玻璃钢模壳又研制成功用气动拆模,这是施工技术上的一次突破,它比人工拆模效率提高60~80倍,并可减少模壳的损坏。现在模壳板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建筑工程,如商场、仓库等。模壳与模板相比,其优势在于可降低楼层高度,加大建筑物跨度,减轻楼体自重,节省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模板施工工艺简单,变模板安装作业为直接铺设,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速度;美观,整齐排列,具有美术欣赏价值;可不拆龙骨直接拆模,使模壳周转效率提高。之所以选择玻璃钢模壳,是因为其刚度、强度和韧性均优于塑料模壳;重量略比塑料模壳轻,采用气动拆模,可以大幅度提高工效,与人工拆模相比,可提高工效60~80倍;刚度好、强度大,如按工艺要求施工,模壳可周转80~100次。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