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后调控时代:工程机械需解决三大问题

2006-5-1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23| 评论: 0

简介:  自2004年4月以来的宏观调控,使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了十年以来的第一个景气低谷,2004年行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由年初的70%降到年末的7.43%,全行业利润负增长27.76%;2005年一季度,主要工程机械主机销量普遍下滑,其 ...
  自2004年4月以来的宏观调控,使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了十年以来的第一个景气低谷,2004年行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由年初的70%降到年末的7.43%,全行业利润负增长27.76%;2005年一季度,主要工程机械主机销量普遍下滑,其中装载机销量同比下降17%,挖掘机销量同比下降51%,压路机销量同比下降44%,以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明显下降。

  今年一季度机械工业生产销售开局良好,全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983.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4%,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0.38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增长最高的2003年仅低9.95个百分点,呈现出稳步快速增长运行态势。1~3月全行业完成销售产值10605.24亿元,同比增长29.26%,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0.26个百分点;总产值和销售产值的增长基本保持同步。从近五年1~3月总产值和销售产值的增速看,今年是五年来的较高水平。

  有专家分析认为,一季度的市场飘红并不能代表全年的市场走势。由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是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拉动型行业,所以它是随投资项目多少和放量与紧缩而决定生存兴衰的,预计这种宏观调控的拐点可能出现在今年下半年,2007年可望复苏,进入新一轮的兴旺期。也就是说现在已是我国工程机械的后调控时代,那么,在这个关键时期,工程机械有哪些问题急需解决呢?

  重视技术引进忽视二次开发

  衡量一个产品的水平高低,其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和利润率都是根据技术创新水平、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少来评价和判断的。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所用的技术基本上(或大部分)都是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技术而经国产化后的技术,即是跟踪技术,或是直接“克隆”的技术,根本没有原始创新技术。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邹十践指出,我国工程机械基本上是靠测绘外国样机,从技术跟进到技术引进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以致造成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发展进程中的被动性和依赖性。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由于不重视引进技术的二次开发,因此出现了二次引进。例如我国的挖掘机,开始是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制造技术,以后又引进日本的技术,都没有成功。以后干脆买国外的发动机,液压元件等关键部件来组装中国的挖掘机,而最后终于被外国挖掘机大举入侵中国挖掘机市场,占去了90%的市场份额。

  近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承认,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道路已经越走越窄,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换来领先的技术。因此,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他同时指出,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央企业在观念、认识、体制和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消化吸收经费严重不足,中国工业企业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为1∶0.06,而韩国、日本企业这一比例为1∶5到1∶8。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透露的数据来看,如果我们说中国那些打着“市场换技术”旗号的企业,从来没有实践过这一国家战略,实不为过。

  邹十践强调,二次开发是引进技术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为即使引进了最先进的制造技术(何况外国人从来不给我们最先进的技术),还有一个消化、吸收国产化问题,还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价格问题,还有一个与各个重要零配件优化匹配问题,所以工程机械行业必须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开发。二次开发的成功,有时甚至超过了原始引进技术。

  夺回挖掘机市场不能痴人说梦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中产品附加值较高且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一台挖掘机的利润比一台装载机高两倍,甚至三倍,而且挖掘机作业的多用性颇受用户青睐,然而,我国挖掘机市场90%的份额却被国外品牌占领了,其中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神钢、沃尔沃、斗山(原大宇)和现代等七大品牌已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10年之久;以中低端市场销量最大,韩国的斗山和现代品牌占据了中国挖掘机中低端市场近一半的份额。而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一直占据着中国挖掘机高端市场,并获得可观的销售量。中国用户为什么愿意购买外资品牌的挖掘机呢?因为它们故障率低、日常维修保养费用也少,用户用着省心。

  专家指出,国产挖掘机的弱点是整体结构欠佳、管路布局不够优化、配件选择难和发动机排放不达标等,以致一些整机存在质量隐患,时有故障发生,满足不了用户要求。挖掘机没有按严格的可靠性设计并进行可靠性试验,因而质量得不到保证,具体表现是耐久性和可靠性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差距较大,平均无故障时间和第一次大修期仅为国外产品一半左右。因此,提高国产工程机械产品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尽快提高国产工程机械产品的可靠性,缩短这方面同国外产品之间的差距。当然,提高国产工程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需要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规范和环境制约,也需要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观念迅速转变,更需要全体工程机械开发、生产、服务、使用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提高。这些问题不解决,国产挖掘机想夺回被外资占领的市场,只能是痴人说梦。

  目光短浅科研经费微乎其微

  科研经费投入多少是促进或制约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整个工业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少是一个老大难问题。2005年我国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为1.9亿元,只占销售收入的1.88%,而许多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都高达3%~4%,甚至到8%,而美日等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重则高达20%以上。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之所以成为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大鳄,是与其大量的科技经费投入分不开的,其科研经费为其总产值的3~8%,有时甚至更高。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科研经费低于年销售收入的1.88%,这与科研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5%时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要求相差甚远;用这点微薄的投入怎么能进行正常的科研和攻关,又怎能铸造我们的民族品牌?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忽视科研工作和大环境有直接关系。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忙于开发“短平快”的产品抢占市场,忽视了基础科研工作,有些科研院所基本上放弃了耗时、费钱和费力的基础科研工作,而从事为眼前利益驱动且立竿见影的应用项目;虽得一时之利,却毁了夯实行业长期发展基础的科研长城,这是一种得不偿失、急功近利的短视之举,而这种做法和趋势这些年一直在行业中蔓延,从未得到遏止,已经而且还将对行业造成损失和留下巨大隐患,这必须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有关专家呼吁,国家应该从体制上,从立法上和经费上来保证行业中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行,或把依附于企业的科研机构从企业剥离开来,由国家拨款使其科研工作正常进行,这样就可使其发挥科研促进生产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大科研投入如能引起行业和各有关企业的重视,适度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则振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就有希望了。舒畅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