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能供暖离我们有多远?
简介: 冬天,在没有气、电、煤等取暖的情况下,还能享受到温暖舒适的生活吗?答案是:可以!那就是因为有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浅层地能,它是建筑物传统供暖或供冷能源的很好的替代品。 未来供暖首选 据介绍 ...
冬天,在没有气、电、煤等取暖的情况下,还能享受到温暖舒适的生活吗?答案是:可以!那就是因为有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浅层地能,它是建筑物传统供暖或供冷能源的很好的替代品。 未来供暖首选 据介绍,浅层地能是地球浅表层近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是太阳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也是地热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新成员。据专家测算,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北京地下400米内土壤、砂岩中的浅层地能每年可提供40亿吨标准煤的热量,相当于2003年北京供暖能源的364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温度基本不受四季变化的影响,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所以浅层地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能源。此外,浅层地能还具有再生速度快的特点。 毋庸置疑,浅层地能也具有难于收集的缺点。但目前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明的浅层地能采集技术——“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单井抽灌核心技术”就能很好地利用浅层地能,将这种“免费”的绿色环保能源“搬”上地面,使建筑物能耗的50%以上来自可再生能源。 据了解,自2000年北京应用“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为一些建筑物提供三联供--供暖、供热水、制冷以来,整个过程不仅实现了使用区域的“零”污染,还直接改善了使用区域的大气质量,降低热岛效应,更节约了供暖用能的50%~75%。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学校是最早尝试这种新技术的单位。该校共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宿舍楼等8栋大型建筑,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自采用这套新技术以后,学校的教室、宿舍等一般用房室内温度平均达到20.1摄氏度,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游泳池在冬季也能正常开放。生活用水能满足1200名师生日常洗浴的需要。据校方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运行稳定、安全,使用方便,节省空间,而且费用较低。如在运行方面,根据2002年供暖期实际耗电计算,它的运行费为每平方米19.14元,相当于北京市燃煤采暖费用的水平。该负责人说,这套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即便是在北京市闹“气荒”、“电荒”的时候,对我们的取暖毫无影响。 政策不配套推广有困难 世界能源趋势告诉我们,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应是清洁、高效的,应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浅层地能应该算是一种理想能源了。在欧美发达国家,居民建筑使用浅层地能供暖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甚至更高,但在我国,这一比例还不足1%。 其实,浅层地能供暖,能效比高,COP值(能力与耗电量的比值)约在4以上,比任何一种供暖方式的能效比都高,可以成倍地节约煤、油、气、电等能源。拿北京市来说,海淀区现在使用浅层地能供暖的面积有185万平方米,可节约燃气0.3亿立方米,如果18个区县全部按照这个面积来使用,那么至少可节约5亿立方米的燃气,就完全可以解决“气荒”带来的供暖的问题。同时,环保效益也非常显著。 照理说,有这么多的好处,开发商应该积极采取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国,这是一种新兴的产业,让人接受还需要有一个相当的过程。”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桂江波说。目前,浅层地能供暖系统在北京推广使用的面积仅300多万平方米,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积极引导,达到1亿平方米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没有相关的政策,开发商并没有使用的积极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政府建城市热力管网每平方米要投400元,天然气则要投340元,而征收城市建设四源费时只收100元~200元,其中,热力部分只收取25元~50元,显然,政府有暗补,财政掏了大头。于是,许多用户倾向于选择政府已经买过单的城市热力和天然气。“采用我们的系统,费用几乎都要由用户自己掏”,他说,“如果不考虑接口费,不考虑政府补贴,仅考虑供暖,我们的系统投入确实高一点。可如果用户还要另装空调的话,其实采用我们的系统则更便宜,因为,我们一套系统提供了供暖、制冷、生活热水。” 对于采用浅层地能供暖,用户是有积极性的,但房地产开发商则没有采用的积极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受我国普遍的生活条件所限,许多项目只考虑供暖,不考虑提供制冷,更不考虑提供热水,“系统提供了,则增加了他的投资”,“使用我们的技术可以大幅度节省政府在基础设施投入和运行补贴方面的支出,最大受益者是政府,”他说,“为此,政府应当将这笔资金重新分配,从中拿出一部分来补贴浅层地能技术的用户,并给予项目用户优惠电价。” 浅层地能供暖的前景 据了解,目前,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已扩及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四川、黑龙江、西藏、新疆等地。应用的建筑类型包括宾馆、住宅、商场、写字楼、学校、体育场馆、医院、档案馆、展览馆、军队营房、别墅、厂房等。国家大剧院已采用冷热源系统调节35000平方米景观水池的水体温度,使其冬季不结冰。同时,这一新技术也开始走出国门,我国已在蒙古国发展特许经销商并开建第一个项目,与美国、欧洲企业也达成了合作推广的意向。北京市发改委也已将丰台区100万平方米燃煤锅炉改造工程作为整体推广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试点工程。 自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会有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北京市鼓励使用浅层地能的优惠政策也正在制定中。因而,可以预见,浅层地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成为供暖的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