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钢市供大于求
简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5年前3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4%,工业增加值增长1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一些消耗钢材较多的工业产品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尤其是钢材 ...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5年前3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4%,工业增加值增长1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一些消耗钢材较多的工业产品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尤其是钢材出口量急剧膨胀,前9个月出口增长83%。预计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将实现较高增长。据此测算,2005年中国钢材消费量(全口径,含国内产量重复计算和出口,下同)将达到或接近3.7亿吨,同比增幅超过12%,依然较为旺盛。 虽然2005年中国钢材消费需求旺盛,但新增资源的增长更为强劲。根据统计数据测算,2005年1—9月份累计,全国钢材新增资源量为28882万吨(含钢材生产中10%的重复计算,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2.3%。预计全年钢材新增资源量将达到或接近3.9亿吨,明显超出同期消费需求,供大于求格局已定。 新增资源结构中,国内钢铁产能大量释放。据统计,2005年1—9月累计,全国钢材产量2688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如果今后几个月产量保持现有水平,预计全年钢材产量将会达到或超过3.6亿吨,比上年增长20%左右,占据2005年全球钢材年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强。 尽管进口水平下降,但2005年中国钢铁产品的进口量依然不少。据海关统计,今年前9个月累计,全国进口钢材200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6.4%;进口钢坯108万吨,下降70.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近几个月来钢材进口量出现了大幅增加趋势。如8月份当月进口钢材同比增幅为16%,9月份就达到了40%。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预计全年钢材和钢坯进口量将有可能达到2800万吨,超出上年进口总量。 在供大于求的压力之下,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直逼生产成本。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监测系统和兰格钢铁网数据显示,到今年9月末,全国30个主要城市的6.5MM普通高线平均价格为3204元/吨,比今年初下跌了7.3%;25MM螺纹钢平均价格3098元,下跌9.1%;1MM冷板价格为每吨 5451元,下跌17.7%;20MM中板价格每吨 3371/吨,大跌27.2%;3.0规格热卷价格每吨为3737 元,下跌25.6%。进入10月份后,全国钢材价格继续走底低,一些地区的部分价格再次跌至成本线附近。 预计四季度行情走势仍不乐观。 由此可见,中国钢材价格走低,主要因素是国内产量增加太多,是前段时期各方面盲目投资的必然结果。这种状况一天不扭转,钢材市场弱势运行的格局就一天也不会改变。 近期以来,虽然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因为限产、补充库存、投机炒做等因素的影响,价格行情出现回升,但由于中国钢材市场行情的反向运动,因此,国际市场价格行情的回升难以持久。 中国钢材市场关系的严重供大于求,迫切要求国内钢铁企业实行联合减产,特别是减少低附加值的热轧产品产量,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这样做,虽然暂时降低了钢铁企业的高赢利水平,但却有利于壮大坚实中国钢铁企业的长远增长基础;也有利于推动钢铁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中国由钢铁大国转为钢铁强国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