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产品的贸易现状及其前景探视
简介:中国由于森林资源匮乏,人均木材蓄积量仅8.6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2%。因此,中国的林产品贸易主要是补缺型的进口贸易。 在1981年至1992年期间,中国大约累计进口了220.55亿 ...
中国由于森林资源匮乏,人均木材蓄积量仅8.6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2%。因此,中国的林产品贸易主要是补缺型的进口贸易。 在1981年至1992年期间,中国大约累计进口了220.55亿美元的林产品,约占同期全国进口商品总额的2.5%。按进口商品金额计,林产品居第四位,居第一、二、三位的分别为钢材、粮食和化肥。但是到1998年,林产品进口额已跃居各种进口商品之首。林产品已成为当前中国最主要进口商品之一,其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随着林产品进口量的逐步增加?我国林产品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存度亦在逐渐提高。到1998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林产品按原木折算,总量已超过5000万立方米,约占同年全国工业材总消费量的1?4左右。 进出口林产品结构明显变化,纸产品和纸浆分别上升至一、二位 近几年来,由于限制原木出口的国家日益增多,原木价格连续暴涨,加上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中国的原木进口量出现了回落现象。与此相比,各种纸产品、纸浆及单板和锯材的进口量,因国内需求量不断扩大,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近两年中国的林产品进口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原木进口成倍增长,胶合板进口大幅度下滑,锯材和单板的增幅与上年持平、热带锯材进口量大幅度增加,纸浆和废纸及纸和纸板进口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纸制品进口明显下降。 出口林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家具已成为最重要的出口林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林产品一直以经济林产品和松脂加工产品为主,木材产品出口量较少。近几年来?随着林产品工业的发展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增加,家具和纸、纸板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林产品出口结构日趋优化。到1998年,家具出口额已急剧增加到21.9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它林产品,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亦上升到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