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标准≠绿色标准 购买建材需防“绿色欺诈”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家装污染问题的关注,有环境标志的建材产品已成为许多消费者在装修时的首选。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消费者一定要提防家装建材市场上的“绿色欺诈”。 在建材市场,商家都能拿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家装污染问题的关注,有环境标志的建材产品已成为许多消费者在装修时的首选。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消费者一定要提防家装建材市场上的“绿色欺诈”。 在建材市场,商家都能拿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绿色推荐证书,许多经销商在推销建材时会对消费者这样说:“只要有绿色推荐证书的产品都是符合国家对建材要求的强制性标准,肯定是绿色环保的,可以放心买。” 像这种把“强制性标准”说成是“绿色标准”的情况非常普遍。那么“强制性标准”指的是什么呢?其实,所谓“强制性标准”就是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已从2002年7月1日开始实施。“强制性标准”是否能等同于绿色标准呢?有关专家对此专门指出:“强制性标准”只是一个市场准入标准,并不是绿色标准,没有达到“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是不被允许进入市场的。首先,“强制性标准”的检测合格报告不能够作为绿色产品认证的依据,没有标准依据的“绿色产品”就不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其次,那些依据“强制性标准”颁发所谓的“绿色推荐证书”的团体是不具备认证绿色产品的合法资格的,他们所认证推荐的绿色产品也就不是真正的绿色产品。目前只有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才是代表国家对绿色产品进行权威认证并授予产品环境标志的唯一机构,其他任何单位都无权受理颁发这类标志。达到“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只能说是“真货”,不能说是“真绿”。因为绿色环保产品的标准要比“强制性标准”严得多。 一般来说,达到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中只有10%-30%有可能获得环境标志,而且环境标志产品的评定标准总是随着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使其总保持领先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获得环境标志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环境标准处于领先地位。如果质量只达到国标就声称是绿色产品,那么就是对消费者的“绿色欺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