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满世界摆起高架子
简介:最近,钢结构企业扎堆的萧山区新街镇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冠名为中国首个钢构名镇。一些钢结构企业则在众多城市“攻城拔寨”,不断刷新着各地高度。以“杭萧钢构”为例,建成的武汉国际证券大厦是楚天第一高楼;而 ...
最近,钢结构企业扎堆的萧山区新街镇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冠名为中国首个钢构名镇。一些钢结构企业则在众多城市“攻城拔寨”,不断刷新着各地高度。以“杭萧钢构”为例,建成的武汉国际证券大厦是楚天第一高楼;而刚刚中标承建的大连国贸中心大厦,建成后将有望跻身“世界十大摩天大厦”之列。 不产钢钢铁加工却兴旺 萧山钢结构是该区支柱产业之一,总产量已占全国市场的30%,共有50多家钢结构企业,其中5家拥有一级资质。“东南网架”、“大地网架”、“杭萧钢构”3家企业堪称“领头羊”,年产值都超过10亿元。据初步统计,近年来,萧山钢结构企业先后承建各类工程9000多项,还走出国门到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承接工程。 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武汉市最高建筑民生银行大厦采用钢结构施工,因湖北钢铁产业链培育不足,无法加工,只有委托“杭萧钢构”加工并安装建设。当地领导不禁发问:湖北是产钢大省,为何钢铁加工业薄弱?而萧山不产钢,却兴起了钢铁加工业。为此,湖北方面专门派人了解萧山钢结构的产业发展,向萧山同行“取经”。 有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 在分工协作中壮大的萧山钢结构企业数量很多,而且各有特色。东南网架公司主攻大型场馆的网架,杭萧主攻建筑钢结构,潮峰公司上H型重钢,坤龙公司造钢管,还有一些小公司专门制造异型钢结构、夹心面板。全国各地要建造工业厂房、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楼房、候机候车大厅等,只要想采用钢结构,都可以在萧山找到所需的厂家。 由于企业各具特色,分工与合作的游戏规则自然形成。在萧山,大企业追求高精尖,小部件交给小企业;原材料、构件大进大出,有的企业就专门做起了物流生意。本地的钢材加工规模不断增加,去年已达到100万吨。下游产业做大了,催生了上游产业。今年初,东南网架公司决定:投资10多亿元,兴建一个年产50万吨的冷轧厂。就这样,在一种自然的发展中,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出现,新的企业不断生长,产业链不断拉长延伸。 在萧山,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中小钢结构企业都源自“东南网架”、“大地网架”、“杭萧钢构”等大企业,其老板或是原来的合伙人,或是原企业的中层干部。对于这种“另立山头”、不断裂变的现象,当地已习以为常。一位政府部门的干部说:“人人都想当老板,企业越来越多,竞争促进发展,这是好事啊。”一位大公司的老板也说:“全国的市场大得很,仅靠一家哪里做得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