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建筑节能工作亟待提速

2004-10-2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66| 评论: 0

简介:从1986年我国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至今,我们的建筑节能工作还没有全面推开。截至2000年底,全国既有 房屋建筑 面积,城市已至76.6亿平方米,农村则达200.4亿平方米,其中能够达到采暖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仅 ...
从1986年我国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至今,我们的建筑节能工作还没有全面推开。截至2000年底,全国既有房屋建筑面积,城市已至76.6亿平方米,农村则达200.4亿平方米,其中能够达到采暖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仅有1.8亿平方米,只占全部城乡建筑面积的0.6%,占城市房屋建筑面积的23%;一方面,27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每天无节制地消耗着大量能源;另一方面,建筑节能工程从点到面正逐步扩展,已从少数北方城市建造单栋节能试点住宅发展为几十个北方、南方城市成批建设建筑节能示范小区,建成的示范工程已超过100万平方米。全国每年建成的节能建筑,从“九五”初期的1000万平方米,发展到“九五”末期的5000万平方米。但是目前我国依然是建筑能耗大国,建筑节能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能源浪费触目惊心
目前在商业建筑中存在着大量的能源浪费现象。截至2002年底,北京市共有写字楼700家,其中甲级写字楼就多达130家,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大中型商场33家,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星级酒店115家(五星级18家、四星级29家、三星级68家),总建筑面积540万平方米。安装中央空调的大型商业建筑的总面积达到了1100万平方米。对北京市商业建筑的调查结果表明:商场的空调单位面积年耗电量在每平方米每小时160~220千瓦时之间变化,平均值每平方米为188千瓦时。空调系统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60%;写字楼的总能耗大约每平方米为100千瓦时(采用市政热力情况下),空调电耗大约为40%;单位面积每年的电耗约为70~201千瓦时,加上燃油燃气等,能源费用每平方米从74元到144元不等,折合一次能耗最高的要达到每平方米8GJ(注:1GJ等于十的九次方焦尔)。
从这些调查可以发现,相同性质和使用情况的建筑空调能耗可能相差50%以上,运行费用可能相差60%以上。许多商业建筑出于各种目的,选择了一些高能耗的空调方式;大量商业建筑存在冬季房间过热的情况。调查还发现,很多商业建筑普遍存在冷冻机和冷却塔效率低、输配系统能耗高、过渡季节大量运行空调、很少采用热回收措施、“跑冒滴漏”,另外,冬季过热、夏季过冷、中厅不合理的气流组织等,也使暖通空调能耗产生5%~10%的差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初开始组织的“国家综合能源战略以及政策研究”指出:我国既有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属于高能耗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然是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为发达国家3倍以上。
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建筑能耗是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建筑节能工作就是通过提高以上诸方面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城镇建筑面积3.7亿平方米,住宅面积2亿平方米,采用集中供热的面积1.43亿平方米。北京市执行的建筑节能标准仅规定了采暖标准,该标准以1981年颁布的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每平方米采暖面积一个采暖季烧标准煤25公斤为100%,1988年实施了节能30%的设计标准,规定为17.5公斤,这是第一个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8年又实施了第二步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将每平方米采暖的煤耗降低到12.5公斤以下。目前准备实施的第三步节能65%、能耗降至8.75公斤的目标,是原本准备在2010年才实施的标准。今年下半年出台的《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对原有的节能50%提高到节能65%作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在新开工的建筑工程中实施。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系教授李先庭告诉记者,北京市2001年开复工建筑面积7000万平方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个建设高峰期还将延续若干年。如果按原来的计划,到2010年才开始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北京今后几年还要建设上亿平方米的高耗能建筑,这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环境治理困难,不利于北京今后的发展。
李教授算了一笔帐:普通住宅的建筑能耗平均每平方米为0.33GJ(折合9.4立方米燃气;按1.8元/立方米计算,为17元),而目前北京地区实际收费为:集中热网每平方米20~24元、小区燃煤锅炉21元、小区燃气锅炉28~30元。一般来说,供热设备的维修和折旧通常为每平方米3~5元,水、电和人工费约为平方米3元,即使供热收费按每平方米28元计,仍然存在每平方米4元的利润空间。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许多烧燃气的锅炉房,即使按每平方米30元收费,仍处于亏损状态,这说明供热系统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也就是说存在着相当大节能空间。
建筑节能推广难
据李先庭教授介绍,从技术角度来看,北京乃至其他发展比较好的城市要达到节能65%的标准,现有的技术已完全能够胜任。建筑节能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独用某一项技术,也许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针对具体项目作具体的调查、测量、规划、设计等,在掌握了具体情况后,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暖通空调冷冻机和冷却塔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冷机的冷凝器水侧结垢,冷机的冷却水量或冷冻水量不足,导致冷机效率下降;制冷机装机容量偏大;冷却塔的布水不均匀和布水孔脏堵,导致冷却效率降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通过对冷冻机和冷却塔的定期清洗和除垢,就可提高5%~15%的运行效率。
再比如,过渡季节大量运行空调的问题,在同一城市,冷冻机运行时间可相差2个月,最早的在3月份开始开空调,11月份空调才停止,造成很大的浪费。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春秋季利用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通过加大新风量的方法可有效延缓开启冷机的时间;或直接用冷却塔获得冷水,替代冷冻机实现降温排热。这样可使冷冻机电耗降低15%~30%,使暖通空调降低能耗5%~15%。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却很少有人愿意做。谈到这些李教授显得十分无奈。
两年前,为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清华大学与有关单位联合成立了北京时代嘉华环境控制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建筑咨询和建筑能源效率及空气品质管理的推广工作。据说这是我国第一家从事建筑咨询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在建筑咨询和建筑能源效率及空气品质管理系统两大领域形成了核心技术优势,组成了一个由专家、教授、博士、硕士和高级工程师为主的国际化技术团队,先后为中央电视台、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国家大剧院、首钢医院、空军总医院、鹏润大厦、希格玛大厦、北京市政协大楼、金玉大厦、广西大厦、国际俱乐部、新保利、上海仙乐斯广场等提供了咨询和改造。虽然成绩不菲,但是在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上他们仍然感到困难重重。
据介绍,现行的供热收费制度也阻碍了建筑节能的发展。当前的供热收费制度是按建筑面积计算采暖费,采暖费用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用能多少与用户利益无关,而且供热采暖系统一直采用垂直单管串联方式,用户无法自行调控供暖量,外网也不能适应系统动态调节控制,致使能源浪费严重。在这种收费体制下,供热企业缺乏自主经营的动力,无法满足用户对热舒适程度的要求,用户也没有节约采暖用能的积极性。
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很多政府部门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建筑节能观念宣传不够。虽然我国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但未制定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因而建筑节能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同时,国家及地方还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建筑节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世界发达国家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许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产业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才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必由之路。本报记者
陈克然
相关链接:美国的建筑节能
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大衰退,美国国会为此通过了能源政策的立法。其中包括建筑和设备节能的激励政策,能源部发布了新建建筑使用的国家强制性节能标准和非强制性的国家建筑节能示范性标准,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提供了便于独户住宅翻新或装修节省能源的高能源效率房屋抵押贷款。各州也相应制定了相应标准。加州政府通过制订颁布住宅能量效率评级系统标准,推行节能建筑抵押贷款,以及用电量低于建筑节能标准规定的指标,由电力公司给予用户奖励等多项举措,有效推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在美国,不但政府职能部门对节能政策不遗余力地加以宣传,有关企业也加入到宣传节能的行列。多方参与节能政策的宣传指导,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节能意识和对节能知识、节能技术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从而使节能政策得到贯彻实施。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