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的中国“混凝土”产生有新说
简介:借助考古学资料和当地仍然沿用的土法生产混凝土技术,我国学者最近对中外考古学家困惑已久的谜团5000年前大地湾人是如何发明、制作和使用“混凝土”,提出了新的见解。 长期 ...
借助考古学资料和当地仍然沿用的土法生产混凝土技术,我国学者最近对中外考古学家困惑已久的谜团5000年前大地湾人是如何发明、制作和使用“混凝土”,提出了新的见解。 长期从事甘肃史地研究的天水学者安志宏说,所谓的大地湾“混凝土”地面,其实就是古人打磨石器过程中产生的碎石粉末与水、沙混合后的凝结物。 被学术界评定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境内。1978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片面积达130平方米的坚硬平滑地面。专家鉴定,这片灰青色的地面不但含有与现代混凝土相同的“硅酸钙”成分,而且平均每平方厘米抗压强度在120公斤左右,相当于今天100号水泥砂浆地面。 “5000年前的大地湾人就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混凝土!”这一发现让全世界震惊,并为大地湾创造了一项世界奇迹。带着疑问和困惑,考古学家和建筑专家们开始寻找答案,可20多年来,人们始终没有弄明白,大地湾人是如何发明“混凝土”的,它的原料又是什么? “大地湾‘混凝土’的发明其实来源于古人打磨石器中的经验总结。”安志宏说,大地湾出土器物以磨制石器居多,大地湾人在打磨石器时,不断有碎石和粉末产生,为了防止磨擦发热和钻孔时打滑,他们不断地往石器上加水和沙子,无意间,石粉、沙子和水自然混合产生了凝结原始“混凝土”可能就这样被偶然发明了。 安志宏说,聪明的大地湾人很快掌握了这一原始“混凝土”制作技术,并开始在建筑中利用,人们在大地湾发现的灰青色坚硬光滑地面,就是这一技术的结晶。由于原料丰富,制作原理简单,这一“混凝土”制作技术还被后人继承了下来,并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