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推波助澜 广东建筑陶瓷出口大幅增长
摘要: 正在复兴的“海上陶瓷之路” 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丝绸之路一样,“海上陶瓷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另一通道。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汉唐时期,中国绮丽多彩的名贵瓷器,就已“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
正在复兴的“海上陶瓷之路” 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丝绸之路一样,“海上陶瓷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另一通道。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汉唐时期,中国绮丽多彩的名贵瓷器,就已“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曾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促进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中国陶瓷,近代一度中道衰落。二00二年以来,广东省陶瓷行业利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经济回暖的良好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得各陶瓷品种的出口均有大幅增长。 据海关统计,二00二年广东省陶瓷出口超过十亿美元,比二00一年增长四成多,其中建筑陶瓷出口三亿美元,增长百分之九十七。广东省陶瓷生产主要集中在粤东地区(以潮州、梅州为主)和佛山地区。各个地区的陶瓷产品各具特色,潮州地区主要以工艺及家用陶瓷见长,而佛山地区则以建筑陶瓷著称。 广东省陶瓷已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国际市场。香港、韩国、美国、沙特阿拉伯这四个国家与地区,占广东建陶出口的七成,其余三成则分布在中东、东南亚等地。对陶瓷强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出口量也有增长。其中对意大利出口达三百八十六点六万美元,增长五点六倍。 据分析,广东建筑陶瓷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可以在一百四十多个成员国中享受无条件的、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使得广东筑瓷有机会在国际市场驰骋。 二是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作为陶瓷生产大国,中国仅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就有三千多家,广东五百多家陶瓷企业中,大部分是建陶企业。与其在国内“相煎”,不如乘入世“东风”,打拼国际市场。 三是质量和价格因素。近年来,广东建陶产品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原材料蕴藏量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产品相比,出口产品价格仅为上述两国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对价格高昂的欧洲名牌产品的需求逐渐下降,转而青睐价廉物美的产品,这使中国陶瓷产品有机会更多进入国际市场。 当中国陶瓷正源源不断的从海上运送到世界各国,“海上陶瓷之路”开始复兴,而另外一种忧思也在业界流传。 首先是量大价低,易引起进口国家反倾销起诉。从广东出口建陶来看,虽数量增长但价格普遍下降,出口总值的增长主要靠数量增长拉动。中国出口陶瓷产品价格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产品价格相差较大,出口数量急剧增长,极易引起进口国家反倾销起诉。继二00一年印度对中国出口瓷砖征收百分之二百四十七的高额反倾销税,去年墨西哥、埃及又对中国出口建陶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其次是企业多,规模小,容易造成削价竞争和无序出口竞争的局面。在二00二年广东出口企业中,出口额超过一百万美元的企业不到三成,出口规模较大的企业只占少数,易形成多头对外,竞价成交,群雄混战局面,削弱出口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在国际建陶市场贸易量所占份额不足百分之三,这不是一个传统陶瓷大国应有的地位。机遇和挑战同在,中国陶瓷市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尚有待发掘.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