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建材行业实现利润118.9亿
简介:谈行业发展、议结构调整,成为2002年1月24日~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建材行业工作座谈会的主旋律。当会议发布2001年建材行业实现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26.8%这一重要信息时,与会代表深受鼓舞 ...
谈行业发展、议结构调整,成为2002年1月24日~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建材行业工作座谈会的主旋律。当会议发布2001年建材行业实现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26.8%这一重要信息时,与会代表深受鼓舞,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表达了代表们此时的激动心情。这组饱含建材人智慧和创造的数字,更使与会代表对实现今年建材工业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信心倍增。 这是国家机构改革后,首次由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组织召开的建材行业工作座谈会。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局长马力强、副局长牛建国,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副司长吴吟,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邹传胜等出席了会议。 牛建国通报了2001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提出了2002年建材行业工作重点。他认为2001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主要表现为:生产销售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出口创汇额增加,水泥行业效益回升。其原因一是相关产业的快速稳定增长,对建材市场需求起到了明显拉动作用,供求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二是建材行业以结构调整为中心,总量调控、淘汰落后取得初步成效。三是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建材大型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在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牛建国指出,2002年对建材行业来讲,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但也面临很大的机遇。在新的一年里,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和行业管理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搞好总量调控、淘汰落后、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巩固清理整顿“两小”成果,改善行业管理,搞好综合协调,促进建材工业健康稳步发展。建材行业工作要着重把握好四个结合,即存量调整和增量发展相结合,淘汰落后与改造提高相结合,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与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牛建国强调,2002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调控的预期目标是:工业增加值增长10%;水泥产量5.9亿吨,其中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8000万吨;平板玻璃产量1.9亿重量箱;全行业实现利润力争不低于去年实际水平。为实现预期目标,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是:继续按照市场需求搞好总量调控;继续关停建材“两小”,巩固清理整顿成果;坚决制止不合理重复建设;扶持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市场整顿和开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行业管理,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加强建材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综合协调工作。 据悉,自1999年以来,全国建材行业累计关闭淘汰小水泥厂3894户,压减生产能力9450万吨;关闭淘汰小玻璃生产线238条,压减生产能力2855万重量箱。其中,2001年淘汰小水泥1520万吨、小玻璃263万重量箱。 吴吟在介绍建材行业规划和总量调控、结构调整工作情况时说,目前,建材工业“十五”规划和建材七个分行业的“十五”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先后制定颁布了18个标准,2002年要加大宣传贯彻建材“十五”规划的力度。 他指出,虽然建材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建材行业仍然是全国经贸工作会议确定的继续实施总量调控、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之一。要通过加大建材行业企业组织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实现建材行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邹传胜通报了中国建材工业协会2001年工作情况和2002年工作要点。 马力强在此次会议的总结会上发表讲话指出,2001年,全国经济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建材行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尽管去年有玻璃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煤炭涨价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全行业仍实现利润118.9亿元,是“九五”以来经济运行情况最好的一年。他代表国家经贸委向建材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祝贺。他要求建材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要认清面临的形势,继续抓好结构调整工作,继续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探索建材行业的改革创新。 来自各地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及全国13家重点水泥企业、12家重点玻璃企业和在京建材企业集团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政策的信息、市场的信息,吸引了相当多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重量级”人物参会。会上,安徽海螺集团、新疆天山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三狮集团、北京金隅集团等关于改革创新的经验介绍也使代表们耳目一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内容丰富,时间紧凑,令人受启发、开思路。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会长张人为、副会长雷前治等专程到会看望与会代表。张人为还特意参加与会重点玻璃企业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了代表们就如何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玻璃市场秩序、提高玻璃行业经济运行质量等问题的讨论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