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如何搭乘奥运经济快车
简介: 北京申奥成功,不仅圆了华夏儿女多年的心愿,更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奥运商机。它恩泽各领域,惠及各行业,对促进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尤其对促进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可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
北京申奥成功,不仅圆了华夏儿女多年的心愿,更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奥运商机。它恩泽各领域,惠及各行业,对促进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尤其对促进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可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我国陶瓷业的发展,经历了世纪交替的严冬,由低速开始复兴,由冬眠开始苏醒,尤其是西部大开发进入实施阶段,“十五”计划全面实施,以及我国加入WTO为期不远,使陶瓷业开始由低谷缓慢回升。而此时,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更为中国陶瓷业的发展打了一针兴奋剂。 但是,我们也应理智地看清国内外形势。国内方面,各陶瓷企业为把握商机,未雨绸缪,纷纷打出奥运牌,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奥动经济是一块大蛋糕,不仅国内陶企虎视眈眈,国外企业更是垂涎三尺。我国今年底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意味着在2008年前,中国陶企及国货陶瓷产品将会与外企及洋品牌在平等的竞争平台上一决高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松懈,千万不要抱着什么优越感而沾沾自喜,更不要输在自家门口。 我们要及时搭乘奥运经济的快车,一方面,作为促进陶瓷工业发展的新动力。以此为契机,促进民族陶瓷工业的向前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在今年底加入WTO后,在未来几年中,在壁垒和保护政策逐渐消除后,将会在本上与外企及洋品牌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北京奥运将成为双方首次大规模竞争的主战场,争夺的焦点,也是我们在人世后的第一次大练兵。北京奥运会严格挑选合格的“选手——产品”人场,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金牌只有一枚。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不可知,但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甜。奥运的申办成功,既带来了无限商机,也引来了严峻的市场挑战,如何成为其中的校使者,在发展奥运经济中争得更多的实惠,同时更是借此良机,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成为摆在中国陶瓷及国内陶瓷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才能更好地搭乘奥运快车,发展壮大自己呢? 首先,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及入世的要求,加速陶企整合进程,努力打造陶业航母,增强抵抗能力。其次,加速科技创新步伐,努力打造中国的世界陶瓷品牌,成就国人企盼的陶瓷强国的夙愿。具体来说,主要是: 硬件先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目前,我国的陶瓷生产设备,如窑炉、压机等,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应该说,我们的硬件设备不比国外先进陶瓷生产企业使用的差,有的设备甚至居国际领先地位。如广东佛陶集团力泰公司研制生产的“YP4280型液压自动压砖机”,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代表了国产压砖机技术的领先地位,并通过了专家鉴定:广东佛山科信达公司研制并一次性试产了1200mm抛光砖生产线,由广东东鹏陶瓷公司接受并推出了目前国内市场最大规格1200mm X1600mm的抛光砖,从而实现了“世纪中国砖王”之梦,另外,科信达公司生产的最新型“世纪抛光机生产线”“远嫁”孟加拉国,为民营陶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带了一个好头;广东科达公司陶机整线工程不仅在国内山西、山东、四川、河北等地落户,还相继出口到印尼、越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有佛山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出的卫生洁具、坐便器内脏及虹吸管施釉专用设备,佛山多变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便携式瓷砖智能检测仪”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陶瓷生产的硬件设备已经蓄势待发。然而这其中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应用。好的生产设备研制出来了,陶瓷生产企业或因资金或因配套等问题而没有推广使用它,再好的生产设备也会废铁同价。我国陶瓷业要发展,产品要更新换代、提升档次,硬件生产设备不可或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依靠先进的生产设备才能生产出高质量房档次、高技术含量的陶瓷产品。 国外陶瓷产品之所以在时尚、档次、质量、设计等方面让人瞩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生产世界一流产品的设备同样是世界一流的。 同样道理,如果一旦拥有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设施,就要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推进高技术含量、高质量档次产品的研制生产,如果用先进的生产没备生产普通的陶瓷产品,那简直是暴殄天物,大材小用,同样不可取。 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样才有资格、有能力与外企及洋品牌展开竞争。否则,我们就会大败,不是败给对手,而是败给我们自己;不是败在终点,而是败在起跑线上。就如同两个拳击手,一个是重量级的,一个是轻量级的,二者本不可同日而语,但若定要同台竞技,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促进软件升级,以科技创新增强竞争力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的到来,未来北京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建设等将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奥运商机,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目前已有约20多个跨国公司将他们敏锐的触角伸向了中国北京,期望能分享北京奥运这个庞大的商业蛋糕。因此,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天赐良机,切不可失之交臂。 首先,加快国际标准认证工作,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适应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奥运商机的竞争,除了陶瓷企业的实力、品牌之外,还取决于产品及管理等方面执行的标准。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通行的标准,采用和贯彻该系列标准,有利于加速中国陶瓷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有利于促使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质量控制水平,有利于建立高品味的企业文化;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执行,不仅能使企业节约能源、材料,降低成本费用,还可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形象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陶瓷产品的出口。因此,陶瓷生产企业应加快制定并实施ISO9000族标准和ISO14000系列标准,力争尽早尽快通过质量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国际标准相融,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适应参与奥运商机竞争的需要。 其次,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明确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绿色、环保的建筑卫生陶瓷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国际流行风。因此,陶瓷企业要紧紧抓住绿色、环保这一贯穿2008年奥运会的精髓,加大科技投入,制定创新规划,加快创新步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奥运陶瓷‘精品。目前,有些企业已经捷足先登,付诸实施了。如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东鹏“牌系列瓷砖、卫生洁具,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推荐为”中国绿色建筑卫生陶瓷“,日前该公司又率先推出了高科技含量的绿色环保的纳米易洁陶瓷,并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广东佛山市宏宇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瓷砖产品,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认证书,其产品均为绿色环保产品,企业也通过了绿色认证,日前又获得了”绿色环保产品“的荣誉证书。广东佛陶集团钻石陶瓷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科技创新换代产品,具备抗污、防臭、抑菌、抗龟裂、零辐射等性能的”生态陶瓷“系列产品,北新建材集团山东潍坊美林窑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绿色产品——纳米陶瓷等。 第三,打造中国的国际陶瓷品牌,展示北京“人文奥运”的勉力。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悠久,源源流长,而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卫生陶瓷的发展,却只有短短二十几个春秋。 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上任何一个著名品牌,无一不是本国优秀文化的凝炼,无一不渗透着民族特色。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博的文化底蕴。 因此,我们不必“崇洋媚外”,产品品牌要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鹰牌、东鹏、新中源、佛陶。惠达等等众多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品牌正在崛起,基本具备了接受洋品牌挑战的能力。在未来几年中,会有更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陶瓷品牌崛起,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赛场上大放异彩。 2008年,对中国陶瓷业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它能显现出中国陶瓷是否有质的飞跃;从现在起,积极备战奥运。商机总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成功终会属于那些有头脑的商家。中国陶瓷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