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木材植物纤维制造人造板
简介: 我国是农业大国,可提供纤维的植物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产量大。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全世界主要非木材植物纤维约有50多种,其中我国可利用的有43种,其主体是农业剩余物,包括各种秸秆及蔗渣、麻屑、竹屑等 ...
我国是农业大国,可提供纤维的植物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产量大。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全世界主要非木材植物纤维约有50多种,其中我国可利用的有43种,其主体是农业剩余物,包括各种秸秆及蔗渣、麻屑、竹屑等。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可产出6亿多吨,其中仅稻草达3.6亿吨,麦秆超过1亿吨。目前,稻草、麦秆等农业剩余物的主要用途是燃料、造纸和饲料,由于产量大,综合利用率低,许多水稻、小麦主产区只好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处理秸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破坏了地表土质,而且由此产生的烟尘严重污染了环境。近年,因秸秆焚烧造成机场关闭、飞机不能起降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不可估量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与社会损失。 我国又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据相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我国目前的森林面积为1.59亿公顷,居世界第5位;森林覆盖率16.55%,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7位。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8.我国木材缺口已达4000万立方米。据预测,2010年我国木材供应缺口每年将达7000万立方米。同时,我国又是人造板消费大国,消费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人造板消费量将达到2800万立方米;到2010年,将达到3300万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如果每年能利用6亿多吨农作物秸秆的1%约600万吨作原料,至少可生产约550万立方米人造板,按1立方米人造板替代3立方米原木计算,可替代1650万立方米原木。 因此,如何结合我国国情,跳出单纯依赖木材原料的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等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生产人造板,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而且可以缓解我国木材供需压力,是一个事关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