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将达1.4亿吨
简介: 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将达1.4亿吨以上。与此同时,我国钢材需求将发生变化,消费结构呈现多层次、多样性,并逐步向高层次演化。板带材的消费量及比例将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长材的消费比例将 ...
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将达1.4亿吨以上。与此同时,我国钢材需求将发生变化,消费结构呈现多层次、多样性,并逐步向高层次演化。板带材的消费量及比例将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长材的消费比例将逐步下降,但消费量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预计到2005年消费板带将由2000年的40%提高到44%。 从消费区域看,近年来,我国钢材消费的重心已明显转向东南沿海地区,今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仍将保持这一趋势。 华东、中南地区钢材消费量占全国的比例已分别从1990年的28.1%和21.9%上升到2000年的31.4%和22.3%,2005年仍将维持这一消费比例。同期华北地区钢材消费占全国的比例由17.1%减少到16.8%,东北地区由16.5%下降到13.8%,“十五”期间消费比例还会略有下降。随着西部地区的大开发,特别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钢材消费量将有一定增长,近期增加幅度较大的品种有管线钢、重轨、大型材(包括H型钢)及建筑用中小型材、线材等。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钢材消费大国。我国钢材市场容量很大,仍有许多领域需进一步开发,如农业和建筑业等所需要的新型钢材;汽车、机械、家电及电力、石油、交通等产业升级换代所需要的高档钢材;西部开发用钢材品种,如西气东输用管线钢、西部油气田开采用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石油钢管;国防建设、军工生产所需的钢材新品种等。 由于生产能力不足或产品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目前每年还必须进口的钢材约700万吨。主要品种有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不锈钢板带材、轿车用板、家电用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硅钢片、优质高碳盘条、石油管、优质合金钢长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