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线上的“老黄牛” “路是躺在大地上的丰碑!今生能与路结缘是我最大的幸事。”34岁的共产党员赵兴清说。
1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公路建设的施工工地上,毫无怨言地履行着自己对党的诺言。
他监理的大小50多个工程项目,从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在富源县富江二级公路建设的工地上,经常会看到一个年轻的“老赵”,头戴安全帽、手拿建设图纸,肩扛各种测量仪器,冒着酷暑或严寒,为公路施工中的方方面面“找茬”。
他就是今年34岁的共产党员赵兴清,现任曲靖市地方公路管理处检测中心主任兼质量监督站副站长。1998年中南工业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坚守在曲靖市地方公路管理处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一名优异的公路建设监理师。由于工作兢兢业业和勤勤恳恳,人们平时都叫他“老赵”,还送了他一个外号叫“黄牛监理”。
1998年至2000年在公路处设计院工作时,他参加了大量的勘察设计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技术标准,同时也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对技术标准的熟悉程度。2004年,他通过考试取得了交通部监理工程师证书;2008年通过考试取得了交通部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2009年又被云南省人事厅评为高级工程师。
不止一次和施工方争吵
自和交通结缘后,赵兴清就为自己定下了“服务交通,奉献社会”的庄严承诺。
公路建设工地上,条件差、点多面广、战线长、工作任务重,而且还没有双休日,要成为一个好的监理师,不但需要强健的体魄,还需要敢于和一切偷工减料的行为作斗争。这一点,从他谈起路、看到路、走上路所流露出的那份亢奋便可明了。
2001年,赵兴清参加了会娜三级公路的现场监理工作,工地条件差、点多面广、战线长、工作任务较重,工地上没有双休日,但他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对达不到标准的工程坚决要求返工,直到合格为止。
2002年至2003年,赵兴清负责陆良县白塔至核桃村三级公路的监理工作,在一年半的工期里,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在工作中,他坚持原则,敢于和一切偷工减料的行为作斗争,该返工的坚决返工,不止一次和施工方争吵。
从2007年到2010年,赵兴清共承担监理项目50多个,其中不乏许多大型项目。因为工作成绩出色,赵兴清曾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一年多没有一个休息日
多年来的一线工作,使赵兴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他善于总结归纳,既吸取前人的好做法,同时也结合具体实际,应用不同的方法指导不同的工作。
赵兴清说,不论是什么工作方法,只有一种方法才是战无不胜的,那就是勤奋,不偷懒。工期紧张时,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白天时间不够用,还得晚上接着干;5个工作日用完了,还要把周末的两个休息日用上。即使这样,也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
2009年12月, 赵兴清被曲靖市交通局派到富源县富江二级公路担任总监理工程师,直到现在。富江二级公路工期紧,质量管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一年半以来,没有休息日,也无法照顾家人,但是他深知责任重大,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奉献青春是最大的快乐
从施工到现在,富江二级公路的质量都处于受控状态,从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为了使工程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之中,赵兴清几乎倾尽了自己所能。在工作中,不论是什么性质的项目,赵兴清都做到努力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做到依法监理、文明监理、廉洁监理,做一名合格的质量管理工作者。
“关口前移”、“把好细节”、“创新理念”、“探索新路”,是赵兴清时常挂在嘴边的“监理名言”。“其实我也没为监理业的发展作出多少贡献,只是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而已。”采访赵兴清,记者总是被他谦虚的态度所感染。
采访中,赵兴清一直说,自己没有惊天动地的工作业绩,也没有感人肺腑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付出的满腔热忱和无限忠诚。最后,赵兴清感慨地说:“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