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国产石材能否登上奥运殿堂?

2001-7-2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9| 评论: 0

简介:  奥运申办成功,这是举国欢庆的大喜事。激动的心情略为平静后,人们开始冷静地分析今后7年巨大的工作量,要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有史以来最好、最伟大的一次盛会,真正体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 ...
  奥运申办成功,这是举国欢庆的大喜事。激动的心情略为平静后,人们开始冷静地分析今后7年巨大的工作量,要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有史以来最好、最伟大的一次盛会,真正体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重、很重。

  国产石材喜逢重大商机

  据有关资料介绍,到2008年,北京将拥有32座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其中19座为新建,现有的13座将予以改造。如果再加上宾馆、酒店等旅游施设建设,这就为建材装饰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石材业。众所周知,石材是一个建筑中的重头戏,不管石材在建筑整体中用量多寡,其富丽、华贵的品质足以体现建筑物的档次。那么,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国产石材能否登堂入室充当主力军呢?提出这个问题并不多余,因为今年年底我国就要“入世”,“入世”后建材产品关税降为零,国产石材必然面临进口石材的冲击。同时,北京奥运会又是一盆很好吃的“大蛋糕”,国外产品插足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这种形势下,国产石材能否登上奥运殿堂,成为石材业界人士关心的话题。

  带着这个疑问,7月17日,一个小型座谈会在北京西联石材市场召开。座谈会的议题就是分析国产石材与进口石材优劣何在,国产石材能否满足“绿色奥运”的需求。与会人士都有着多年从事石材生产、加工、销售的经历,他们一眼就看出了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之后接踵而来的巨大商机,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表示,要向奥运工程提供最好的石材、最安全的石材,让奥运场馆因他们的石材而熠熠生辉,让他们的石材使各国运动员无论是生活还是比赛都处在一个“绿色”的环境中。本着这个基本观点,这些业内人士客观地分析了国内石材业的生产现状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差异。综合他们的发言,笔者归纳为,国产石材在荒料利用率上不如国外,在加工精度上略逊外方,在花色品种上不输对手,在价格竞争力上明显优于外方。从表面看,国产石材与进口石材似乎打了个平手,但稍加分析,情况就不一样了。

  国产石材面对严竣挑战

  首先,国产石材荒料利用率低是我国石材工业的基本现状,也一直是石材业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它成因于作坊式生产,也将结束于规模化生产和开采、加工装备现代化。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奥运会这样巨大的商机将会大大缩短这一时间进程。从某种层面来讲,随着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高,石材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会进一步降低成本,国产石材的竞争力也将逐步增强。

  其次,石材加工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据来自福建南安的林国权介绍,毛主席纪念堂4角的4根柱子是他们供的货,当时柱子表面拉毛还需在航天部代为加工,如今即使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加工厂都能进行拉毛加工。大家认为,石材加工技术与方式已接近国际水平,有人说国内石材加工不如国外,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我们有些小企业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往往没达到精度要求就把板下线了,这种情况在大企业是见不到的。说实在的,一粒老鼠屎搅了一锅汤的事屡见不鲜,在石材加工上,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以偏概全。

  第三,我国石材资源丰富,不仅在产量上已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在花色品种上也是数不胜数,目前国内石材红、白、黑、绿、黄、灰、花七大系列,尽数囊括了石材装饰中的冷、艳、庄、丽情调,无论是室外、室内都有它调节情调、展示自我的地方。在装饰效果上,国产石材完全可以登堂入室,有些品种的石材其品质已远远超过国外名贵产品。

  第四,国产石材的售价一般都低于进口石材。这自然是国内人工成本低,石材生产成本低,而进口石材昂贵的运费等因素造成的。这种价格上的差别,并不会因我国“入世”、建材零关税而发生质的变化。

  国产石材踏上绿色征程

  综上分析,国产石材完全可以抵御进口石材的进攻,堂而皇之地走进奥运殿堂。然而,一个共同的问题却令与会人士苦恼不已。那就是近两年媒体炒得异常热闹的石材放射性问题。笔者在北京西联石材市场看到国家石材质量监测中心给几百家摊商进行的放射性检测报告,从总量上看,超出C类标准的没有一家,C类占1%~2%,B类在10%左右,其余全部为A类。这样的石材人们应该可以放心使用了,只不过要注意各类标准其石材使用部位不同罢了。可喜的是,由于人们的苛责以及部分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竟促使大小商家纷纷拿出“自保”的措施,北京西联石材市场为入场经营的几百家摊商全部组织了规范的放射性检测,紧邻它的北京玉泉路石材市场也随之而动,开始着手进行放射性专项检测。这些检测报告不仅成为石材的“身份证”,而且成为登上奥运殿堂的“通行证”。因为“绿色奥运”首先向建材行业提出了挑战——提供安全、环保的“奥运建材”,这批拿到“身份证”的石材,实际上已获得跻身奥运场馆建设市场的资格,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