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自贡高新区:川南区域经济崛起的“第四极”

2012-3-26 15:3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24| 评论: 0

摘要:   2011年11月11日上午9时25分,一声清脆的钟声在深圳证劵交易所响起,随着四川自贡市委书记雷洪金、华西能源(002630,股吧)董事长黎仁超挥动手中的木槌击响宝钟,四川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西能源)在深交所 ...

  2011年11月11日上午9时25分,一声清脆的钟声在深圳证劵交易所响起,随着四川自贡市委书记雷洪金、华西能源(002630,股吧)董事长黎仁超挥动手中的木槌击响宝钟,四川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西能源)在深交所正式挂牌这是自贡国家高新区这个四川最年轻的“国字号”高新区资助培育的第二家上市企业。

  悠远的钟声穿越时空,也在中国西部的广袤土地上回响……在位于四川南部的“千年盐都”,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成渝经济区腹地冉冉升起,让数以万计的国际国内的嘉宾感受到“千年盐都”的创新力量。

  “曾经我们一穷二白,用激情、责任在荒芜中播撒着理想和希望。”2012年3月23日,在自贡国家高新区揭牌的历史性时刻,自贡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曹俊杰感慨万千。20年的风雨历程中,自贡高新人经历了变革的阵痛、市场的洗礼和成长的磨砺,最终一次次地实现了面向创新的超越,正迈步以“国家级”的名义开启新征程建设“辐射川南、服务成渝、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年终圆梦“国家级” 打造川南创新增长极

  2011年6月15 日,注定成为自贡历史上的特别日子。这一天,四川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四川省继成都、绵阳之后的第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座承载着自贡人以科技创新振兴老工业城市梦想的新城,由此再披征程。

  站在历史的起点,回顾过去,自贡高新区步伐坚实: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产值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06亿元,成为川南首个超百亿的工业园区;

  2010年,成为突破两百亿元的川南翘楚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7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4.3亿元,同比增长75.8%。

  2011年,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亿元,达到120.8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继2008年突破50亿元大关以后,高新区经济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形势下,仅用3年时间再上一个台阶,实现翻番,经济总量取得历史性突破。

  经过多年发展,在当年寂静的山村中崛起的“宜业、宜居、宜品”自贡高新区建成区已达30平方公里,成为“自贡市改革开放的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区、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形成了“打造川南新增长极”的自贡“高新实力”,为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近年来,自贡高新区经济发展保持了2007年第二次创业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2010年实现增长20.2%,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完成政府性建设投资超过20亿元,引入华融工业园等一批特色型、专一型园区,机械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集中度达85%,产值占比达82%;产业领先和竞争优势显著提升,拥有川南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生产力服务中心和省级以上重点科研机构、工程技术中心等21家;“两化互动”要素保障更加有力,通过实行层级审批制、限期办结制、过期默许制等,备案类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时间由原来的48天缩减到9天,近5年来政府性融资贷款累计达22.5亿元,帮助企业实现各类融资10亿元。截至2010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自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2%,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62%。

  今年,自贡高新区已确定了建设“辐射川南、服务成渝、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建设“两基地、三中心、四大功能区”的发展重点,即国家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科技创新中心、产业金融中心、旅游商贸中心;科技创新区、产业发展区、宜居生活区、旅游渡假区,并率先建成区域“两化”互动发展示范区。到“十二五”末,自贡高新区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