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学习深圳经验发展创新型经济
已成功跨入万亿元GDP俱乐部的深圳市,也曾与东莞一样,走过了大量引进外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深圳之所以能实现从“制造”到“创造”,从“速度”到“效益”的华丽转身,是因为近年来探索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子。东莞未来五年要打造成为创新型经济强市,深圳就是榜样。 深圳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深圳创新发展最有说服力的案例。华为由一家靠2万元注册资本起家的小公司,发展到全球领先的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850亿元,靠的就是20多年坚持不懈地自主研发和创新:华为每年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投入技术研发,并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及基础技术研究。目前在华为的全球员工中,研发人员占46%,达4万多人,企业目前已在多个国家和国内主要城市,建立起了自己的全球研发体系。 深圳先后出台50多项政策措施保障自主创新 尽管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去年的欧债危机,但是深圳外贸出口仍然保持全国大中型城市首位,企业经营生产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这得益于深圳自主创新抓得早,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深圳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增创新优势的突破口。在几乎没有科研院校资源的背景下,深圳形成了政府—政策—环境三点连线,构建出自主创新的“金三角”生态,并先后出台了50多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和法规,为自主创新提供最大保障。 如今,深圳自主创新体系逐渐走向成熟,自主创新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去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50亿元,占经济总量的30.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66%,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增速高于GDP增速的2倍以上。 莞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仅为深圳三分之一 尽管我市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但目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1.2%,仅为深圳的三分之一。深圳市总面积1991平方公里,2011年实现GDP1.15万亿元,每平方公里GDP达5.775亿元;我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2011年实现GDP4735亿元,每平方公里GDP为1.92亿元,仅为深圳的1/3,由此看出,东莞经济发展效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深圳创新经验值得东莞学习借鉴 未来五年,东莞要致力于打造创新型经济强市。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出台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深圳经验的确值得东莞学习和借鉴。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