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贵州发展 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日前,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了解,这是1990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长期发展滞后的贵州在默默无闻发展多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中央的强力支持。与国家出台促进贵州发展政策相呼应的是,贵州开始大干快上,提出创造“贵州速度”的口号,力争尽快甩掉发展落后的帽子。 《意见》出台恰逢其时 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 在《意见》中首次对贵州进行“战略定位”。《意见》中明确提出贵州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同时贵州省还是国家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 “这是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耀表示,虽然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的经济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放在全国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依旧比较落后,其人均GDP水平全国最低,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短板。而国家出台的《意见》,则是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意见》出台的背后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的现实。贵州2011年全省的GDP为5600亿元。而与贵州相邻的另一西部省份四川则已成功入围“两万亿俱乐部”,仅四川省省会成都一市2011年的GDP就达到6854亿元,超过了贵州全省GDP总和。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贵州全省的迫切需求。“对贵州而言,《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含金量很高。国家对贵州的战略定位和关键政策的支持对贵州经济发展将起到重大推动。”贵州省社科院西部开发研究所所长刘庆和表示。 “贵州速度”论 2011年年底,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一次讲话中表示,“‘慢’是贵州当前最主要的矛盾”。在栗战书看来,“贵州速度”首先就是GDP要快速增长。 与“速度论”相配合的是贵州在招商、固定建设投资等领域的狂飙突进。2010年和2011年贵州先后首次举办面向央企和海外的招商会,签约项目 99个,总投资金额接近4000亿元。仅仅去年贵州全省的新开工项目就达到1.3万个,较2010年增长90%。而贵州同步启动的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直接带动民间投资的热情,2011年贵州的民间投资总额达到2400亿元,较上年增长6成以上。 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经济学博士龚晓宽表示,按照贵州的发展现状,若保持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的发展速度,经济体量较小的贵州与全国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开。在此情况下,“贵州速度”概念的提出正是贵州追赶先进省份、缩小发展鸿沟、完成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这一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而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龚晓宽认为在10年之内,贵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将依靠投资拉动来完成。 政策惠及贵州经济发展 目前,贵州发展受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同时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差距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和困难,经济发展面临很多瓶颈。 在贵州学界看来,《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贵州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将起到强大的支撑。“无论在交通水利基础建设还是投融资等领域,国家都将在贵州加大投入,给予了很多政策扶持。” 按照贵州官方的目标,在“十二五”期间,贵州的GDP要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到2015年,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森林覆盖率达到45%;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