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打造三大经济区域促进协调发展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获悉,未来五年,西藏将着力打造中、东、西三大经济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为主的藏中南地区和青藏铁路沿线那曲地区中部和东部区域为一体打造西藏中部经济区,以昌都地区为主打造东部经济区,以阿里地区、日喀则西部和那曲西部为主打造西部经济区,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作机制,互动互助,推动西藏经济的协调发展。 西藏经济多年快速的发展为打造经济区域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资源分布、投资力度不同、人才分布不均等因素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协调也是西藏经济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据介绍,规划提出的中部经济区是西藏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方,也是人口和资源优势较突出的地方;东部经济区则毗邻川、滇两省,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西部经济区则因地处边境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业的优势。 针对三大区域不同的优劣势,规划要求中部经济区要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区域经济规模,以此打造成西藏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在国家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中心,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中转地和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西藏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现代工业发展基地和文化产业培育基地。 规划同时要求东部经济区要发挥毗邻川、滇两省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以公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以水能、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以特色畜产品及其加工业、旅游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和建材业为支撑的区域经济,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建成连接川、滇、青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依托“茶马古道”和大香格里拉旅游圈打造“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 依据西部经济区自然条件艰苦、生态脆弱和人口密度不大等因素,规划提出这一地区要适度有序集聚人口,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加快边境口岸开放和建设;打造神山圣湖-古格遗址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系统。 为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实行区域互助政策,中部经济区在人才培训、支医支教等方面,加大对东部和西部经济区的支援,同时加大干部跨地区、跨区域交流力度,以此促进区域间合作机制的形成,促进要素流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