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板玻璃行业扩张过猛
简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2000年的平板 玻璃 原片产量已达950万吨即1.9亿重量箱(包括浮法玻璃、引上玻璃、平拉玻璃和压延玻璃,还加上了少数地方瞒报的小平拉玻璃产量),约占世 ...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2000年的平板玻璃原片产量已达950万吨即1.9亿重量箱(包括浮法玻璃、引上玻璃、平拉玻璃和压延玻璃,还加上了少数地方瞒报的小平拉玻璃产量),约占世界平板玻璃总产量3450万吨的27.5%,人均年产量已达到7.5千克,亦比世界人均年产量5.7千克高出31%。其中,浮法玻璃产量已达约670万吨即1.34亿重量箱,约占世界浮法玻璃产量2800万吨的24%。对目前中国这样的经济水平来说,平板玻璃年总产量的确不小了。 ^^^^然而,中国平板玻璃行业在去年年初开始摆脱三年困境而利润有所回升的情况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又掀起了新一轮扩张生产能力的热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建和改建浮法生产线的势头过猛,其中绝大部分是低水平性质的重复建设。据统计,从浮法工艺问世到2000年底的42年里,全世界(含中国)累计才建成浮法线274条(其中先后关停的约30余条),平均每年才建成6.5条。需求量很大的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平均每年也只是建一条浮法线,各年建线一般在“1~2~0”条之间波动,仅有一年超过2条。而中国大陆在2000年底已累计建成69条浮法线,总的熔化能力已达2.7万吨/日,每年可提供710万吨即14200万重量箱浮法玻璃。在此基础上,各地在今明两年内还要建设约35条浮法线,总的设计能力高达415万吨即8300万重量箱/年。如此迅猛地扩能是极不正常的,国内外市场在今后数年内也容纳不了! ^^^^第二,在建的宽板格法(即深池平拉法)生产线和“小平拉”改“小格法”生产线,也将给玻璃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截至2000年底,中国大陆已累计建成宽板(3~4m)格法生产线约30座熔窑50套机组,每年可提供格法玻璃约1500万重量箱;而目前在建的宽板格法生产线还有6座熔窑约12套机组,设计年产格法玻璃约400万重量箱。此外,不少地方在钻“淘汰年产20 万重量箱以下的小平拉生产线”政策的空子,而把一些小平拉生产线改扩为2m宽左右的“小格法”生产线,还有些地方对现存的小平拉生产线至今仍采取假“关”实保的对策。对这些小型生产线的数量和能力,难以统计。 ^^^^第三,在建的压延玻璃生产线,亦将挤占一定的市场份额。截至2000年底,中国大陆已建成板宽在1.7~2.2m范围内比较正规的压延玻璃生产线约13条,年生产能力约520万重量箱。类似“小平拉”的小压延线还有10余条,年生产能力约150万重量箱。而目前在建的宽板压延线有4~6条,年生产能力约250万重量箱。据了解,在许多国家,压延玻璃的产销量占平板玻璃产销量的8%~15%;而中国大陆在2000年只占了3%,因而尚有一定的发展、应用空间。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粗略统计,到2002年末,即使将现有的垂直引上生产线和小平拉、小压延、小格法生产线全部淘汰,中国大陆平板玻璃的生产能力仍将超过2.6亿重量箱。 ^^^^市场能否容纳下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从内需来看,“十五”期间计划每年竣工的城乡住宅建筑面积为11.4亿平方米(其中城镇4.5亿 ,农村6.5亿),只增加4000万平方米,对玻璃需求量增加不多。汽车工业是发达国家平板玻璃的第二大用户,但中国目前的汽车年总产量只有200多万辆,仅相当于国外一个中型汽车公司的年产量,加入WTO后还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对平板玻璃的需求量也不会明显增加。装饰装修和维修业对平板玻璃的需求量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其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推广应用双层中空玻璃节能窗虽可较多地增加玻璃用量,但在中国实施起来还需不少时日。从出口来看,由于国外市场近几年已基本饱和,中国近几年每年才出口4100万平方米左右(大体上相当于800万重量箱),仅占总产量的4.5%左右,再加上“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渐显”,扩大出口将会遇到诸多困难。凡此种种,都不宜对近期平板玻璃市场前景作出过分乐观的估计。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平板玻璃行业由于两度扩能过猛导致两次供求失衡和行业亏损,而后一次行业亏损(1997~1999年)又比前一次(1989~1991年)更为严重。为了摆脱困境,国家曾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包括鼓励扩大内需和严格限产限建两个方面,经过三年艰苦的努力,才使整个行业恢复到了正常的利润水平。 ^^^^去年新增生产能力约1500万重量箱(其中新增浮法生产线6条,年生产能力约1340万重量箱;新增格法生产线和压延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约160万重量箱),已经对今年的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使每重量箱玻璃的价格从去年第四季度的90~100元降至目前的60~70元,产品售价正在向成本线逼近,呈现出“玻璃利润越拉越薄”的趋势。各地目前仍在盲目进行的总量扩张,可能很快导致整个行业新的市场危机,将“三年解困”的成果毁于一旦。历史的教训应当记取。 ^^^^平板玻璃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散”(行业组织结构散,各自为战的企业数量太大),“乱”(建线失控,市场混乱),“差”(产品质量差)。当务之急是调整结构、重组资产、形成集团、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应对加入WTO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在总量上必须严加控制,在目前年有效需求为1.7亿~1.8亿重量箱的基础上,“十五”期间每年增加400万~500万重量箱高水平、高质量的生产能力就足矣。国家经贸委不久前紧急通知清理平板玻璃建设项目当属及时。 |